立夏一過,氣溫直線上升。早早地被灼熱的陽光喚醒,家里那對兄妹已經在陽臺上嬉鬧起來。老一輩常說“夏季長身體”,可一頓飯吃得好,能不能長高、長得健康,每個家長心里都有一桿秤。
我發現周邊很多家長都急著買高鈣奶、補充劑,也有的盲目讓孩子多吃肉。其實夏天孩子本身活動量大,新陳代謝也快,光靠“大補”不但不一定效果好,還可能讓孩子變胖或者腸胃鬧小情緒。尤其是天氣熱,孩子們胃口變得挑剔,有時候又鬧情緒,干飯變成了一場“耐心持久戰”。
其實在我看來,既然孩子食欲和消化能力都容易受高溫影響,這個季節的“長高飯”更要講究清淡、均衡、多樣,在家常食材里做出花樣和營養。摸摸良心說,少糖、少油、少零食,堅守三餐,才是幫娃“躥個頭”的王道。經驗下來,4種常見食材、輪著炒幾樣家常菜,味道好、做法簡單,還能滿足生長發育需求,讓孩子個頭高起來,肉卻不多半斤。
下面就把我們家常吃的4道“夏季長高家常菜”,一一道來,每一道都是經過餐桌考驗的好選擇。
一、蒸雞蛋羹——蛋白質補給營養、消化吸收貼心
雞蛋算是餐桌日常的老熟人,夏天孩子胃口不好,有時候難咽飯,這時候上一碗滑嫩嫩的蒸蛋羹,既美味又容易消化。雞蛋中不僅有優質蛋白,還有鈣、鐵、鋅等生長必需的元素,對骨骼發育尤其有幫助。比起炒蛋、煎蛋,蒸蛋更潤口,兒子每次吃完都心滿意足。
做法分享:
打兩個新鮮雞蛋,攪散,按1:2的比例加入溫水,攪勻。
加一撮鹽、幾滴香油,沿著篩過一次,這樣蒸出來更細滑。
上鍋中火蒸8分鐘左右,表面凝固即可,喜歡的可以點綴幾粒胡蘿卜丁或者蝦皮末。
溫馨提醒:雞蛋要新鮮,水溫不要太熱,蒸制時間剛剛好,蛋羹彈嫩無蜂窩,孩子入口就能體會到家的柔軟。
二、豆腐菠菜湯——補鈣鐵、潤腸道、口味清爽
豆腐和菠菜,一個補鈣、一個補鐵,是補骨強身的黃金搭配。夏天孩子動不動喊熱,不想吃油膩,這道湯清爽又爽口,是我們家餐桌上的“常青樹”。
做法分享:
嫩豆腐切小塊,菠菜擇洗干凈、焯一下水去掉草酸,切段備用。
清水燒開,豆腐塊先下煮1分鐘,然后下菠菜段,再滾半分鐘加少許鹽就能起鍋。
味道偏淡,還可以滴些香油或者撒胡椒,美味又養生。
溫馨提醒:菠菜換季時易有泥沙,多清洗幾遍,不焯水容易澀口。臨睡前別吃這湯,晚上補鐵不如白天好消化。
三、清蒸鱸魚——優質蛋白+微量元素,助力骨骼發育
夏天的魚肉菜最好選些刺少、肉質鮮嫩的,比如鱸魚。鱸魚脂肪很少,蛋白質、DHA豐富,助腦又助骨。家里小朋友每次吃魚總是面帶期待,守在桌邊等“魚肚”出鍋。
做法分享:
新鮮鱸魚去鱗去內臟,沖洗干凈,用姜片和蔥段腌制10分鐘去腥。
魚身兩面斜切幾刀,抹少許料酒和鹽,裝盤,上鍋大火蒸8-10分鐘,根據魚的大小調整時間。
取出后澆上熗香的蔥油,撒點蒸魚豉油提鮮,即可大快朵頤。
溫馨提醒:蒸魚時間過長容易柴,動作要麻利。刺挑凈,孩子吃起來才安心放心。魚新鮮最關鍵,最好當天買、當天吃。
四、胡蘿卜牛腩燜飯——紅黃搭,鐵鈣兼備,暖意十足
和不少家庭一樣,我們家一到周末就愛做“燜飯”。所有好食材都進鍋,葷素搭配一鍋端,省時又營養。牛腩補鐵補鋅,胡蘿卜富含β-胡蘿卜素,還能保護視力。兩樣同煮,既不油膩又香氣撲鼻,是飯量不足時的救星。
做法分享:
牛腩切塊焯水,瀝干。胡蘿卜切片,洋蔥切丁準備好備用。
牛腩與蔥、姜爆鍋后倒入高壓鍋,加料酒、醬油、清水,燉至七成熟。
胡蘿卜、牛腩、洋蔥和適量洗凈的大米倒進電飯煲,加適量水,按煮飯鍵啟動,燉至米熟湯干。
溫馨提醒:胡蘿卜可先用熱油稍炒鎖住甜味。鍋里水別放太多,防止燜飯太濕,口感會更棒。牛腩可提前燉好冷藏,省卻平日時間。
這幾個菜輪著做,我家餐桌的氣氛總是很輕松。哪道菜孩子吃得多,心里都能踏實很多。記得上周兒子下籃球課回來,一碗豆腐菠菜湯下肚,小臉紅撲撲地“媽媽,我感覺腿長長了!”雖然是玩笑,可這份信心正是好飯菜帶來的動力。
暑天孩子最怕積食和上火,別指望一頓大補解決所有問題,更要重視一日三餐的溫柔把守。飯菜雖平凡,但日復一日,能給孩子身高鋪路,也幫家人安穩渡夏。再就是要適時提醒孩子多喝水、多運動,休息好了、吃得香,身高自然跟著跑。
最后啰嗦一句:長高不是逼迫、不是盲目堆營養,而是用心陪伴。營養用對地方,普通的家常飯里照樣藏著家庭成長的密碼。祝愿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溫暖的廚房和父母的陪伴中,自然輕松地長高長壯,不瘦不胖,安然歡喜地過完這個夏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