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連續15年保持俄羅斯第一大貿易伙伴國地位,2024年,中俄雙邊貿易額達2448億美元,同比增長1.9%,創下歷史新高。俄羅斯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俄羅斯自由民主黨主席列奧尼德·斯盧茨基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俄經貿合作持續深化,越來越好,為兩國關系發展注入了蓬勃活力。其中,地區合作將是雙邊務實的重要增長點。
斯盧茨基表示,根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2013年至2023年,俄中之間的貿易額從892億美元增長到2401.1億美元,增長十分顯著。2024年,雙方貿易額更是達到2448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同時,2024年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的商品總額達1293.2億美元,中國對俄羅斯出口的商品總額達1154.9億美元。
斯盧茨基分析指出,兩國產品具有很強的互補性。俄羅斯出口的大部分是能源資源,如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等。俄羅斯向中國供應的其他重要產品包括金屬、木材、海鮮和農產品。中國向俄羅斯出口汽車、拖拉機、電腦、智能手機、工業和專用設備、玩具、鞋子、空調和計算機等。
據俄羅斯經濟發展部介紹,截至2024年8月份,俄中兩國正在聯合實施86個大型項目,投資額預計達18萬億盧布。這些投資涉及原材料和化學、農業和汽車工業、家用電器生產以及運輸和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等多個領域。
斯盧茨基強調,中俄經貿關系中地區合作潛力巨大,這是兩國關系發展的重要領域之一,也是未來重要的“增長極”。
2023年以來,隨著中俄兩國在歐亞大陸最長的邊境——中俄國境線解除防控疫情限制措施,俄羅斯聯邦各主體與中國各省份之間的交流呈現爆發式增長。經貿、文化、人文、教育等領域的交流日益密切。與對俄實施不友好政策的西方國家的關系淡化,為俄羅斯與中國的互動提供了額外動力。
迄今為止,俄羅斯43個地區與中國各省區市已簽署117份貿易、經濟、科技和人文合作協議。俄羅斯各城市已與中國締結313個友好城市關系。薩哈(雅庫特)共和國與中國各市建立此類伙伴關系的數量在俄羅斯聯邦各主體中位居第一。斯盧茨基表示,目前當務之急是抓緊落實這些協議,造福兩國人民,確保協議得到實施,為進一步發展互利合作奠定基礎。(經濟日報駐莫斯科記者 李春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