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首輪經貿會談落幕,特朗普急曬“勝利果實”,中方七大部門聯手提前定調,博弈將如何發展?
【中方公布中美首輪會談結果】
中美在瑞士日內瓦耗時兩天、超過16個小時的馬拉松式會談終于塵埃落定。這次對話被認為是,自特朗普政府在4月初對中國商品施加重稅以來,兩大經濟體間最關鍵的一次接觸。
中方在會后表示,雙方就經貿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氛圍“坦誠、深入、具有建設性”,并取得實質性進展,達成了重要共識。這也預示著雙方將建立一個常態化的經貿磋商機制,美方的口風也很一致,表示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雖然中美都沒有公布任何具體協議,但雙方承諾將盡快發布聯合聲明。市場充滿期待,希望這次會談成為中美關系的轉折點。
然而,這次會談更像是一個信任度的小測試,因為深層次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更重要的是,還沒有觸及到那些敏感議題。未來摩擦是否會卷土重來?可能性我們不能排除。
【特朗普迫不及待曬“勝利果實”】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第一天會談剛結束的時候,特朗普就急不可耐地在社交媒體上制造了一場煙霧彈:“今天的會議非常成功。我們討論了很多事情,達成了許多共識。用一種友好而建設性的方式進行了重置。我們希望看到,為了中美兩國的利益,中國能向美國企業開放。”
這迫切的舉動讓人不禁猜想,特朗普急著給這次會談打出個“正面”標記,背后究竟藏著什么樣的政治經濟算盤呢?
首先,必須提到的是,美國剛剛經歷了一次經濟“滑鐵盧”。2025年第一季度,美國GDP環比萎縮了0.3%,這是近三年來最差的表現。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可謂火上澆油,引發了企業間“搶進口”的瘋狂行為。
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新聞發布會上難掩憂慮地表示,關稅政策所引發的經濟連鎖反應尚未全面釋放,但種種跡象表明,其極有可能在未來,掀起通脹率上揚與失業率走高的“風暴”。
【特朗普還是高興早了】
在這種背景下,特朗普正迫切需要一場“外交成果”,來紓解國內的重重壓力。他心里門兒清,倘若執意將貿易戰進一步升級,那無疑是將美國經濟推向更為危險的深淵,衰退風險將如影隨形、急劇攀升。而且,選民的信任一旦因此產生裂痕,他在政治舞臺上的根基也將搖搖欲墜。
所以,哪怕此次中美會談未能達成具有實質意義的共識,特朗普還是毅然決然地選擇釋放積極信號。他企圖用這看似樂觀的姿態,為動蕩不安的市場注入一劑“定心丸”,安撫投資者與民眾的焦慮情緒;更妄圖借此在選民心中重塑形象,爭取更多支持,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以應對國內日益嚴峻的挑戰。
而特朗普那反復無常、毫無信用的秉性,簡直是路人皆知。因此,這次會談結果也充滿不確定性,特朗普可能因為中期選舉或國內政治需要,再次出爾反爾。
【中方在會談前早已明確底線】
不過,中方在會談前早已明確底線:任何談判都需要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進行。“打,我們奉陪到底;談,我們大門敞開”。這就是說,中方的核心利益不容半點妥協。
而就在中美會談前夕,由國家出口管制工作協調機制辦公室牽頭,商務部、公安部、國家安全部等,至少七大部門召開了一次重要會議,重點討論打擊戰略礦產走私出口并部署工作。
此前中方雖已警告多國禁止將稀土售美,但國內不法活動依舊猖獗。此次會議表明,中方已掌握不法分子動向并逮捕相關人員,后續將加速案件辦理,深挖幕后非法實體與走私網絡,形成強大震懾。
【中方7大部門聯手提前定調】
這場會議選在中美會談前夕舉行,背后深意頗濃。美國產業因稀土出口受限苦不堪言,特朗普政府盼著中方取消稀土出口限制等“對等動作”。
稀土作為戰略王牌,在中美關稅博弈中精準卡住美軍工產業命脈,讓特朗普政府進退維谷。美方雖嘗試回收舊硬盤提煉、海底采礦、與烏簽礦產協議等招數,卻都成效寥寥,無奈只能坐上談判桌。
中方此時召開打擊礦產走私專項會議,既亮明堅定態度,又為談判增添底氣。中方手中牌多,美方若不改變錯誤行徑,單靠關稅施壓難有作為。特朗普政府得好好盤算,這場博弈該如何收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