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反復無常的特朗普政府,中國顯然并未把全部希望押注在美國身上。
5月13日,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舉行。
拉美國家代表陸續訪華,哥倫比亞總統更是當著全球的面,確認“加群”,巴西央行更是將與中國央行簽署價值1993億元的貨幣互換協議,外界高呼,美國的后花院起火了,面對此,特朗普政府也不甘示弱,開啟了二任期首次重大國際出訪。
美媒:欲構建對華技術堡壘
此前高舉芯片禁令的美國,如今隨著特朗普對華關稅敗下頭陣以來,發生了政策突轉。
5月13日,特朗普正式開啟二進宮首次重大國際出訪,此次的目的是中東國家。
除了向沙特等石油國家進行軍售外,此次特朗普的中東之行有著特別的地方。
取消關于中東獲取先進芯片的限制。
今年1月,在美國拜登政府任期即將結束的前一周,為進一步強化對中國獲取先進芯片途徑的惡意封鎖,美方妄稱存在所謂“后門”風險,倉促頒布了《人工智能擴散出口管制框架》。
該框架旨在限制向東南亞、中東等地區出口先進人工智能芯片。
然而就在這個框架即將生效前,特朗普政府正式撤銷,如今還遠赴中東,大撒先進AI芯片。
據悉,特朗普政府計劃向兩家與中東政府關聯的企業,授權出售數十萬塊先進的AI芯片,并考慮計劃讓阿聯酋進口100多萬塊英偉達先進芯片。
特朗普為什么這么做呢?
難道是中美談判,已經讓特朗普徹底醒悟了?
實際上,美國此番政策所呈現的“急轉彎”態勢,并非單純意味著放松管制舉措。
其深層意圖在于,試圖借由與中東地區盟友建立緊密綁定關系,構筑起針對中國的技術“壁壘”,以實現其在技術領域的戰略目標。
就如大西洋理事會亦明確指出,美國若欲在人工智能領域與中國展開競爭并占據領先地位,亟需開展新的投資活動并拓展合作范圍。
而美國當下政策所發生的這種轉變,正是本周中東地區所呈現局勢的核心要素所在。
可見,不管什么情況,都不能對美國抱有幻想,尤其是如今的特朗普政府。
拉美伙伴齊聚北京
這不,特朗普政府利用芯片等拉攏中東,中國正與拉美伙伴舉行著第四屆部長級會議。
本次會議除地區國家代表出席外,巴西、哥倫比亞、智利三國總統亦相繼訪華,并特別出席此次中拉論壇部長級會議。
從外交禮節與會議規格層面分析,三國總統本無需出席此次會議,但他們的到訪無疑為會議增添了重要分量,彰顯了對中國以及中拉論壇的高度重視與支持。
其中,巴西總統盧拉率先開啟訪華行程,于10日當晚抵達北京,正式開啟國事訪問。
訪問期間,盧拉總統明確表態,期望與中國構建“牢不可破”的伙伴關系,并著重強調中巴關系蘊含著無限的發展潛力。
5月13日,巴西央行正式宣布與中國央行簽署貨幣互換協議,規模達到了1900億元人民幣/1570億巴西雷亞爾。
近年來,中國與巴西之間的經貿合作呈現持續深化態勢,雙邊經貿關系緊密程度不斷提升。
中國已連續15年穩居巴西最大貿易伙伴之位,同時巴西亦為中國在拉丁美洲區域的首要貿易伙伴國。
在此背景下,續簽雙邊經貿合作相關協議,不僅將進一步拓展兩國間貿易活動的廣度與深度,強化貿易流通效率與穩定性,還將為人民幣在巴西及拉丁美洲地區的國際化進程提供有力支撐,推動人民幣在該區域結算、投資等金融活動中的使用規模與頻次提升,優化區域貨幣合作格局。
毋庸置疑,隨著越來越多國家與中國簽署本幣貨幣協議,將會極大促進人民幣的國際化,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央行已經累計與42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本幣互換協議,有效協議達到了32份,基本覆蓋了六大洲重點地區的主要經濟體,協議規模累計達到了4.3萬億元人民幣。
雖然人民幣國際化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人民幣地區間流動,還是挑戰不了國際流通的美元。
但是有句話說得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而此次中國在幾十個拉美國家的面前,許諾將支持拉美和加勒比國家擴大在多邊舞臺上的影響力。
相較于特朗普有條件的幫助,如今的中國恐怕是更得“人心”。
信息來源:《政策突轉,特朗普大撒先進AI芯片拉攏中東,美媒:欲構建對華技術堡壘》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