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萬萬沒想到,中美談判成功之后,美國竟然轉身就忘記了他,對此他也不忍了,直接宣布對美加征關稅,莫迪這一刻或許也終于醒悟,原來這就是跟錯人的代價。
2018年,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對全球鋼鋁產品分別加征25%和10%關稅,印度受此影響少了12億美元的收入,如果美國是對所有人一樣的態(tài)度,印度也不說什么,但后來美國取消了對歐盟以及加拿大的關稅,但就是沒提印度。
這中間印度也“威脅”過印度,要美國盡快取消對印度的關稅,不然就對美國商品加征關稅反制清單,但因為各種原因,一直沒有執(zhí)行。一直到如今中美談判結束,中美雙方確實都喜笑顏開,但美國對印度的汽車、鋼鐵和鋁的25%關稅仍然存在,這讓莫迪徹底掀桌不干了。
據(jù)環(huán)球時報報道,當?shù)貢r間5月13日,印度政府在世界貿易組織正式提交申訴,宣布擬對部分來自美國的商品加征報復性關稅,以反制美國對印度鋼鐵和鋁制品長期施加的高額關稅。印度還表示,美國向印度加征的關稅總額已經達到19億美元,印度政府對此完全不能接受。印度外交部的官員也表示:“印度不再容忍不對等的貿易關系。”
而這一決定的時間點,恰逢印度剛剛經歷了與巴基斯坦的短暫但代價巨大的軍事沖突,此次沖突雖然僅持續(xù)數(shù)日,但對印度而言,其政治和軍事信譽遭受重創(chuàng),戰(zhàn)事迅速收尾,且未獲得美國方面的實質性支援,使得新德里方面對美方長期以來承諾的安全保障了產生疑問。
但其實關稅只是一個導火索,真正讓莫迪決定與美國好大哥翻臉的原因恐怕在其他方面。
印度此前對美方在經濟層面的諸多讓步,尤其是在關稅、投資政策與市場準入方面的單邊優(yōu)惠,原本意在換取美國對印度制造業(yè)和高科技行業(yè)的進一步開放與轉移。然而,隨著沖突結束,美方并未釋放利好信號,莫迪政府逐漸意識到,與其繼續(xù)單方面妥協(xié),不如轉入有條件的經濟博弈。
除此之外,莫迪也意識到自己押錯了寶,過去幾年,印度在國際戰(zhàn)略中頻頻向美西方靠攏,幻想依靠美方力量提升國家地位,推動“印度制造”,甚至在地區(qū)沖突中獲得戰(zhàn)略支持,然而,現(xiàn)實很快給了莫迪一記重錘。
在剛剛結束的印巴沖突中,印度原以為憑借“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的自信,可以迅速壓制巴基斯坦,即便不能大勝,至少也應取得局部戰(zhàn)術優(yōu)勢,但結果我們看到了,完全敗得一塌涂地。更讓莫迪不能忍受的是,在這一局勢下,美西方卻當作沒看到,既無實質援助,也無強力發(fā)聲支持。此前那些所謂“印太伙伴”“戰(zhàn)略協(xié)作”的表態(tài),此刻統(tǒng)統(tǒng)歸于沉默。莫迪政府終于意識到,一旦真正陷入地緣沖突,美國是不會為印度“站臺”的,其所期待的安全保證和戰(zhàn)略支撐,根本就是空中樓閣。
印軍戰(zhàn)機被擊落
而既然要剛那就剛到底,除了在經濟上莫迪要硬剛美國,在輿論上,他也要讓特朗普難受。
巴以沖突暫緩之后,特朗普立刻“邀功”,聲稱是成功斡旋促成印巴停火,對此莫迪這次也不裝了,直接否認稱,印軍在戰(zhàn)術上已達成部分既定目標后,才主動推進停火,而非因外部調解。而印度軍方不僅否認美國的作用,還宣布海陸空三軍已進入高度戰(zhàn)備狀態(tài),145萬大軍隨時待命,這顯然是對特朗普的當眾打臉。
就目前而言,印度尚未全然關閉與美國的合作大門,但這種合作已不再具有此前的信任基礎,后續(xù)特朗普究竟會如何“安慰”印度,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信息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開始反擊?印度突然宣布:擬對美國部分商品征收關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