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資料圖
一大批便民利企裝備將亮相警博會。5月12日,公安部通報第12屆中國國際警用裝備博覽會的有關情況。
據通報,第12屆中國國際警用裝備博覽會將于5月14日至17日在京舉辦,主題為“新技術、新裝備、新質戰斗力”。“目前,各項籌備工作已經就緒。”公安部裝備財務局局長、警博會組委會常務副主任閆飛表示,在當前科技革新加速、社會治理需求多元化形勢下,先進的警用技術裝備已成為加快提升公安機關新質戰斗力、推進公安工作現代化的重要基礎,起著十分重要的支撐保障作用。
閆飛表示,自2002年首次舉辦以來,中國國際警用裝備博覽會已成功舉辦了11屆,在國內外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已成為我國乃至全球警用裝備領域展示交流的重要平臺,也為推動更多警用裝備企業“走出去”“引進來”搭建了一個重要舞臺。
澎湃新聞注意到,本次展覽會場設在北京首鋼國際會展中心,設置有公安機關裝備館、國內企業館、國際企業館和裝備需求對接區、新產品新技術發布區,展覽總面積約6.4萬平方米,規模創歷史新高。截至目前,所有展館均已滿館,除境內企業踴躍參展外,還吸引了30家境外企業參展,分別來自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德國、意大利、韓國、捷克、瑞士、芬蘭、西班牙等11個國家。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副所長、警博會組委會副秘書長余兵表示,根據展示主題,本屆警博會分“三館兩區”一共5個部分。一是公安機關裝備館,分12個展區,按裝備嵌入業務流布展。具體為:大型活動安保與無人機應用反制裝備、刑事技術裝備、環食藥偵查裝備、網絡空間安全管理裝備、監所管理裝備、交通管理裝備、執法辦案管理中心裝備、智慧化無人裝備、禁毒技術裝備、移民管理裝備、愛警暖警裝備、民警發明創造裝備。二是國內企業館,展示國內企業的前沿技術發展和最新裝備產品。三是國際企業館,展示30家來自11個國家的先進警用裝備企業的最新裝備產品。四是裝備需求對接區,搭建面對面溝通的橋梁,組織一對一、面對面洽談交流,解決“警不知企所長、企不知警所需”問題,促進警企精準對接、合作共贏。五是新產品新技術發布區,從124家企業報送的258件產品中,遴選了28件最新裝備產品,組織參展商開展推介活動。
余兵介紹,在本屆警博會上,將有一大批便民利企的裝備亮相。如,移民管理裝備展區的出入境一體化智能交互終端,集證件閱讀、電子簽名、證照拍攝等功能于一體,可有效提高全種類出入境證件的申辦效率,平均縮短業務辦理時間2倍以上,做到一窗辦結、一站服務、一次辦好。又如,民警發明創造展區的智能體“警小愛”,作為社區民警的“數字分身”,可實現政務服務零距離、宣傳防范精準達、風險發現早一步,探索出了一條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數字化路徑。此外,還有車管智能導辦機器人、智能問答數字人、無人救生艇、24小時自助報案亭等系列便民服務新裝備閃亮登場,更好的為人民群眾服務、保障人民群眾安全。
同時,本屆警博會還將首次設立智慧化無人裝備展區,以“科技賦能實戰,智慧引領未來”為核心理念,聚焦數據驅動、人機協同、精準賦能、智慧安防,全面展示空中、地面、水上、水下等執法應用環境的無人裝備。首次設立警鴻裝備專區,通過自主可控的警用鴻蒙操作系統,解決警務實戰中裝備安全互聯、信息共享、業務協同的警用裝備新生態。此外,各警務工作領域的技術裝備發展成果也紛紛亮相,如執法辦案管理中心裝備展區設置“智能裝備+智慧執法”為核心的平臺系統區,展示了執法辦案、場所管理、智能案管、視頻分析、AI大模型等平臺系統,直觀展示了新技術新裝備實時智能分析執法辦案數據,自動完成執法辦案指引、視頻巡檢分析、風險預警提示、動態線索圖譜等工作任務,有效支撐執法規范化建設的情況。
“中國國際警用裝備博覽會是經黨中央批準,唯一由公安部舉辦的警用裝備展會。”閆飛表示,歷屆警博會見證了我國警用技術裝備的飛速發展進步,“公安部門將充分發揮警博會橋梁紐帶作用,促進警企供需對接、深入交流,讓警博會成為擁抱科技發展、引進新銳裝備、提升新質戰斗力的重要契機和有效途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