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消息,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就《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公開征求意見,擬對隱藏式車門把手的設計、安全性能進行規范。這是我國首次針對車門把手制定專項安全標準,意味著在汽車智能化浪潮中備受追捧的隱藏式設計,將迎來安全性與科技感的制約平衡。
隱藏式車門把手自特斯拉Model S引入后,逐漸衍生出按壓式、電控式、觸控式等多種形態。如今,隱藏式車門把手因造型簡潔、能降低風阻提升續航,成為新能源汽車的“標配設計”。然而,其復雜的電控結構也衍生出多重隱患。現有隱藏式把手存在三大風險:車輛碰撞后控制系統癱瘓導致把手失效;電池斷電后電動把手無法彈出;車體變形可能卡死機械結構。社交平臺上,不少車主反映冬季把手凍結、誤夾手指等問題,更有救援人員表示,事故現場常因把手失效延誤破窗時機,一些“找不著、打不開”的吐槽也是屢見不鮮。
據了解,此次新國標擬劃定安全紅線,主要聚焦幾大方向,如定義防夾標準,設立易于識別的應急標識,全系車型須保留物理解鎖裝置,防止電子系統故障導致鎖死等。新規落地后,新勢力品牌可能轉向“半隱藏式”或集成觸控反饋的把手方案,傳統車企則強化物理結構的抗極端環境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標準特別強調“安全絕對優先”原則,當智能功能與基礎安全沖突時,必須優先保障后者。這意味著部分車企為追求科技感采用的純觸控開門、無實體應急按鍵等設計可能會被禁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