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赤劍天涯
昨天聽了講座的不少鐵桿,讓赤劍把講座內容整理出來出幾期文章。而昨天公眾號留言板塊,也有不少讀者建議把講座的一部分內容放出來,于是就有了今天的文章。
首先我們的推演分析類內容,都是預判類的,由于形成時間較早,屬于超前研究思考向的,所以事后如果發現有點東西“貨不對版”,請見諒,畢竟這世界真實發生的事,由于人的復雜性,變量太大,所以整個世界的事變化其實是很快的.....。
首先哈,2019年印巴之間爆發的那場空戰。
印度屬于進入陌生空域的穿透作戰,而巴基斯坦屬于防守方。
在空戰中,進攻方有選擇什么樣的機型,什么樣的空中編隊構成,什么時候,以什么路徑,什么戰法開啟等主動權。
而防守方呢,通常可以較好的利用家門地利優勢,組織起包括地面雷達,防空導彈,先進戰斗機,預警機在內的探測,防御,攔截體系,組建多條對空防御鏈條。
印巴2019年的那場空戰不是典型意義上軍迷設想中的空戰。
那場空戰開始得快,結束得也快,可以理解為一次性的空中突襲,軍事報復或者雙方軍事單位在空中領域的較量和試探,雙方都沒有動真格,也沒有盡全力。
巴方擊落印度米格21,,俘虜了印度飛行員,并主動交還了印度飛行員,2019年印巴的激戰大戲即落幕。
在軍迷想定的一些大規模空中對抗中,交戰雙方的空戰不會是這樣規模不大且一次性的,而是持續性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通常持續性大規模高強度的軍事行動以一方完全失去制空權為空中對抗階段的結束。
以色列空軍通過一次性大規模高強度的空中突襲行動讓阿拉伯聯軍的戰機被壓制在機場,無法起飛。
美國通過持續性,高強度的空中行動讓伊拉克和南聯盟喪失了制空權。
通常進入上面2個階段,如果沒有其他勢力的強力的戰機單位,防空導彈單位的援助,制空權說沒了,便是沒了,一國要恢復,軍用戰斗機,機場,飛行員等的再建設和培育,通常需要數年甚至十數年的時間。
不是每個國家都會如70年代的巴基斯坦一樣有強援,送殲-6,送坦克,送火炮的。
印度海軍如赤劍早先預計的一樣動了。
在幾天前的文章里,赤劍就說過,印度想對巴展開大的軍事動作,第一選項是空軍,第二選項是海軍。
為什么印度這里會選用海軍呢?
根子很簡單。
巴基斯坦的海軍相對印度海軍來說,顯得相對的不對稱。
印度動用海軍選項會形成“以己之長攻人之短”的有利局面。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綜合判斷,其實在面對每隔一段時間就搞事的印軍,南亞的事我們應該準備做些什么?做了陳訴。
而印度一旦同時啟動第一選項和第二選項,毫無疑問,印度想來把大一點的動作,想通過海空力量的突襲打擊巴基斯坦的縱深區域的軍事單位。
這些軍事單位不僅限于機場,油庫,彈藥庫,兵營,兵工廠,雷達,重要的通信,指揮控制節點等。
而印度采用海空力量突襲的方式,按照近幾十年來空中打擊的劇本,一定少不了海空戰機的空襲,地面,水面艦艇的巡航導彈,彈道導彈打擊巴基斯坦的縱深軍事目標。
印度恰好,巡航導彈,彈道導彈的實力也不錯,數量也不少,所以相較于2019年那次空戰來說,印度一旦動用了海軍這個選項,所圖就甚大了。
而面對印度海空軍戰機的入侵,彈道導彈,巡航導彈對巴境內縱深目標的奇襲,光靠巴方的戰機構建起來的幾道簡單防線是遠遠不夠的。
巴基斯坦還需要先進的防空導彈,攔截印度方面的戰斗機,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目標。
所以昨天赤劍才在印巴第一輪推演的推文中,說巴基斯坦目前最急缺的并不是類似殲-10C這樣的戰斗機,而是先進的防空導彈。
通過先進防空導彈編織的綿密防空網+巴方戰機在空中靈活走位的查漏補缺,印度才不會起海空力量聯合突襲的念想。(本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