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教育評價既“有章可循”又“有意思”?北京市懷柔區第三小學推出“慧信之星”評價體系。基于學校慧信課程體系構建八禮、智慧、藝美、健康、科技五維評價體系,每一顆“星”都指向學生全面發展。其中,評價的積分制賦予了班級自主權,更有“慧小信”吉祥物點亮評價趣味性,讓成長可見、可感、可期待。這套源于學生、服務學生的評價體系,以文化浸潤為底色,以自主賦能為動力,讓評價真正成為喚醒內驅力的成長密碼。
“五顆星”滲透校園文化
在特聘專家的指導下,懷柔三小基于慧信特色課程體系構建了慧信教育評價體系,建立了關于“八禮星”“智慧星”“藝美星”“健康星”“科技星”的《慧信之星評選方案》。
其中,“八禮星”是學校的傳統評價活動,關注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學校匯集提煉成“八禮”,編撰成一首兒歌,分別關于問候禮、行走禮、持書禮、發言禮、傾聽禮、觀眾禮、升旗禮、就餐禮。歌謠通俗易懂,將校園禮儀滲透在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
另外,“智慧星”關注學生學習品質、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等方面的表現與發展,在實踐課程、“花式小講師”等方面進行評價;“藝美星”關注學生藝術感知理解、欣賞表達、實踐創作等方面的表現與發展;“健康星”關注學生體質健康、運動能力、生活習慣、情緒管理等方面的表現與發展;“科技星”關注學生科技精神、科技能力等方面的表現與發展。
自主積分尊重班級文化
為尊重班級文化,“慧信之星”評價活動積分標準由各班主任老師結合班級實際情況自主設定。例如,五年級師生在班級文化建設中,依托學校獨具特色的慧信之星評價體系,充分挖掘班級自身潛力,自主創設了一套貼合班級實際、助力學生全面成長的班級評價體系。
“學習之星”通過課堂表現、作業質量、課外拓展三方面進行評價。“健康之星”主要包含線上完成跳繩打卡、高質量參與課間操和跑操、課間休息積極運動、午餐光盤且不挑食等方面的評價。“文明之星”是班級文明禮儀的標桿典范,主要通過觀察班內言語文明禮貌,從尊重他人、遵守校園秩序、輕聲慢步靠右行、注重儀容儀表等方面,學生共同制定細則,投票選出每周的文明之星。
此外,結合“慧信之星”評價,各班還會定期舉辦總結表彰活動。每年新年的“三個一”活動是學校傳統慧信節日文化課程中的重要內容,既是對過去一年的總結、回顧,又是對新一年的期許和希望。表揚同學優點,肯定同學進步,向同學推薦榜樣故事、心靈雞湯……當天,結合慧信評價,以班為單位,學生們互贈親手制作的賀卡,帶著成就感、帶著自信走向新年。
師生共創吉祥物
激發學生成長內動力
為更好傳承學校的文化理念,學校向全體師生征集校園吉祥物,讓“慧小信”成了陪伴、激勵孩子們成長的引路人和好伙伴。從吉祥物的形象設計、功能定位,到評價體系中獎勵內容的制定,都源于學生,以學生為主體,貼近學生需求。近300名師生上交創作稿,通過多輪研磨、投票,確定出“慧小信”吉祥物形象:“慧小信”面帶微笑,頭型取自三小的校徽,耳朵取于槐樹葉,蘊含著“三槐”文化,胸前的“慧信”二字,代表著學校深耕的慧信教育和育人目標。
“慧小信”基本定型后,學校繼續通過問卷調研,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整理具體獎勵項目。學校圍繞“慧小信”開發了閃光卡、筆筒、學具袋、包掛等多種文創產品,作為積分兌換的獎品。同時,學校設置“在班集體過生日”“當一天班主任”等幫學生實現愿望的活動,讓評價更有意思,激發學生成長的內動力。
通過吉祥物共創和命名等全過程參與,學校打破傳統德育單向灌輸模式,讓學生在自主決策中建立“校園主人翁”意識。探索分層獎勵體系,學校打通“行為—積分—成長”鏈路,實現道德認知與道德實踐的統一。個性化獎勵選項體現因材施教理念,讓學校德育從“被動約束”轉向“主動建構”。這些做法緊緊圍繞學校的辦學理念,聚焦學生全面發展,握牢綜合素質評價這個撬動育人方式變革的抓手,賦能人人出彩。
轉載請注明來源“現代教育報(ID: modedunews)”
如您對本文內容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發郵件至xdjyb18@126.com,我們將第一時間與您溝通。
文:劉鑫麗(北京市懷柔區第三小學副校長)
陳欣悅(北京市懷柔區第三小學少先隊輔導員)
學校供圖
編輯:韓沖
校對:姜思瑤
審核:張秋穎
終審:冉陽 李繼君
關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