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這是首都師范大學附屬蘋果園中學化學教師趙研從教32年來,最深切的感受。課上,趙研用實驗點燃學生對化學的熱情,讓復雜的原理在師生互動中變得簡單易懂;課下,她以對學生的尊重贏得學生的尊重,在諄諄教誨中讓學生獲得新的感悟與體會。
教師名片
趙研,首都師范大學附屬蘋果園中學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先后獲得全國優秀教師、首都勞動獎章、北京市紫禁杯班主任一等獎、北京市先進工作者、北京市石景山區“景賢計劃”領軍人才等榮譽。
教育感悟
教育是一段向美而行的遇見,是一段溫暖人心的修行。我喜歡于細微處啟迪學生智慧,做他們成長路上的引路人,助力他們在化學的世界里探索,為夢想展翅翱翔。
“把每一節課都當成公開課來上”
1993年,畢業于東北師范大學化學教育專業的趙研,成為北京市蘋果園中學(首都師范大學附屬蘋果園中學的前身)的一名化學教師。那時的她也許沒有想到,從風華正茂到步入中年,自己的教育生涯竟和這所學校有了不解之緣。
初為人師,如何將自己的專業知識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學得會、學得好,年輕的趙研面臨諸多挑戰。幸運的是,她遇到了人生中重要的引路人。那段時間,學校化學教師翟世奇當起了趙研的師父,給予她無條件的支持與鼓勵。
趙研記得,第一次上公開課是在實驗室進行的,講授初三年級的溶解度知識。由于她和學生們都很緊張,導致課前設計的定量實驗和分析完成得不甚理想。下課后,翟世奇及時找到心情沮喪的趙研,先是對她的教學設計和師生表現給予了表揚,然后又復盤了完成得不好的部分,并提出了改進方案。當翟世奇走出辦公室的一剎那,一股暖流涌上趙研心頭:“師父既保護了我的自尊心,又讓我知道怎樣做才能做得更好。”往后的工作中,每當趙研取得一些進步,翟世奇都及時給予肯定。這些表揚如同一束光,照亮了趙研前行的道路,讓她更加自信。
除了自己的師父,學校語文教師隗合琴對趙研說的一句話——“把你的每一節課都當成公開課來上”,也成了她的教學理念之一。此后,趙研秉持這一理念,即便教學經驗日益豐富,她仍保持每天不少于兩小時的備課時間,不斷鉆研教學方法,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在這個看似簡單的要求背后,其實是教師對教學質量的極致追求,是日復一日突破自我的艱辛探索,更是對學生高度負責的教育情懷。”趙研說。
為了讓化學知識“活”起來,趙研廣泛搜集教學資源。從前沿學術論文到化工生產案例,從趣味實驗視頻到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她將這些素材巧妙融入教學,讓學生深刻領悟有溫度的化學、有趣的化學、有用的化學。
在趙研眼中,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她堅持課前分析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障礙和提升空間,結合學生興趣愛好制定差異化教學策略。針對基礎薄弱的學生,她注重夯實基礎;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則設計拓展性學習任務。趙研通過精心設計問題鏈,引導學生在探究中掌握知識、提升能力。在她的課堂上,學生不僅是知識的接受者,更是問題的發現者和解決者。趙研還通過作業批改、課堂觀察、學生訪談等多種方式,及時了解教學效果,提升課堂效率。
多年的教學實踐,趙研逐步形成了“有趣、有方、有用、有理”的教學特色,并把化學課堂變為真正的“魔法實驗室”,引導學生們在化學的殿堂里不懈求索。
“與趙老師重逢是上天的偏愛”
2003年,剛升入高中的王瑤成了趙研的學生。在王瑤的印象中,同學們無論是課堂上問答的嚴謹度,還是作業書寫與訂正的規范性,趙研都有著近乎嚴苛的標準。每當同學們因學習態度懈怠而犯錯,總會迎來一場“直擊心靈”的批評。但奇怪的是,這位嚴厲的老師對學生的疑問卻永遠保持無限耐心。無論何時求教,她都會不厭其煩地講解,溫柔的話語中滿是關切。
這種嚴厲與溫柔的反差,早已融入了趙研化學課堂的每個細節。她總會提前兩三分鐘候課,其工整清晰的板書如同精心繪制的知識地圖,簡潔凝練的重點標注,至今仍是王瑤珍藏多年的“學習秘籍”。“最令我們著迷的,莫過于精彩紛呈的演示實驗。”王瑤回憶說,“趙老師始終堅持‘逢實驗必做’的教學理念,甚至會走到教室后排,確保每雙眼睛都能捕捉到化學反應的奇妙瞬間。”
有一年冬天,趙研因病失聲,她戴著擴音器緩緩走進教室,強忍咽喉的疼痛,用沙啞卻堅定的聲音完成授課。那堂課,師生的默契成為王瑤記憶中最動人的畫面。
在趙研的熏陶下,王瑤徹底愛上了化學。大學畢業后,王瑤以化學教師的身份重回母校,再度成為趙研的“學生”。只是這一次,王瑤不再是坐在臺下汲取知識的少年,而是跟隨她學習如何站在三尺講臺上傳道授業解惑。
在一次校級匯報課磨課中,王瑤的教學設計幾乎被全盤否定。正當她陷入迷茫時,趙研遞來了寫滿批注的教案,逐字逐句指導優化。在趙研的指導下,王瑤迅速成長。在后來的一次校級基本功大賽上,王瑤成功完成創新實驗設計并斬獲了一等獎。賽后,趙研欣慰地說:“看到實驗成功的那一刻,我就知道穩了!”這份默默的信任,一直溫暖著王瑤。
如今,作為學校化學教研組組長的王瑤,繼承了趙研科學嚴謹、不斷學習的作風。“學生時代遇到趙老師或許是隨機的幸運,工作后與趙老師重逢,那可真的是上天的偏愛了。”王瑤說。
受益于趙研的不止是王瑤。自“趙研特級教師工作室”起立以來,幾乎覆蓋了區內所有的高中校。每一次奔走在不同學校間“傳經送寶”,趙研累并快樂著,因為她滿心希望有更多的青年化學教師能夠一起共同進步。
“教師是一個良心的職業
要對學生負責”
2012年,趙研作為優秀教師獲得去英國考察學習一個月的機會。對于這個難得的機會,她有些心動:“能夠走出去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對促進我的教育教學肯定是大有裨益的。”可外出學習時間安排在3月,不久后將迎來高考。身兼教師和家長雙重角色的趙研甚至不用多想,就能體會到她一旦在這關鍵節點上外出學習,學生和家長該是怎樣的焦慮。后來,她用一句“將心比心”,放棄了這個機會。面對別人投來的惋惜目光,趙研淡然地說:“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份工作,就一切以孩子為重,要耐得住寂寞。”
以學生為重的趙研讓任教班級的班主任老師李紅由衷地敬佩:“趙老師將自己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學中來。無論何時,只要在學校,我看到的都是趙老師精心備課、認真教學的身影;作業本上對于學生每一處錯誤的批閱和評語,總是能恰到好處地指出問題,讓學生的學習和修正有明確的方向。最可貴的是,30多年來,趙老師這樣的敬業態度一以貫之,從未改變。”
這些年,隨著趙研的“名氣”越來越大,一些教研崗位和學校向她伸出了“橄欖枝”,但都被婉拒了。趙研的理由很簡單:“感恩學校和石景山區教委的栽培,希望盡自己的力量,能夠讓學生們在學習中有所收獲。”
回首自己32年的教師生涯,趙研很感慨:“教師工作雖然辛苦,但更多的是快樂和收獲。”在趙研看來,當自己的教育理念愈發清晰而成熟的時候,當學生健康成長且實現夢想的時候,當畢業的學生回來看望她的時候,當學生家長對自己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的時候,所有的付出都非常有意義。趙研深信,只要能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喜學生之所喜、憂學生之所憂,將自己的精力、智慧、情感傾注在學生身上,自然會得到學生的信賴和愛戴。
秉持教書育人的使命感,用擔當和責任筑起師魂,用認真和專業澆灌莘莘學子,趙研讓“師者”的形象在學生、教育同仁的心中升華。
轉載請注明來源“現代教育報(ID: modedunews)”
如您對本文內容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發郵件至xdjyb18@126.com,我們將第一時間與您溝通。
文字:付磊
編輯:韓沖
校對:姜思瑤
審核:張秋穎
終審:冉陽 李繼君
關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