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沖突的走向再次出人意料,雙方突然“握手言和”了,印方甚至打開了上游水閘放水,似乎充滿了“誠意”,但這場“停火”真的會如此順利嗎?
果不其然,在同意停火后短短幾個小時內,印方就開始指責巴基斯坦“違背”停火協議,巴方也不甘示弱,稱印方的指責毫無根據。可以看出,雙方之間的“口水戰”還會持續進行,維持著一種“脆弱的和平”。
印巴目前維持著“脆弱”的和平
停火不代表危機終結,巴方急需殲-35
無論印巴雙方會就此“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還是會繼續將互相試探“進行到底”,有一種情況是不可避免的,那就是經過此前短暫而激烈的空戰,印巴都會“不約而同”地進一步加強自身空中實力的建設。
事實上,印巴空軍的發展,就是在這樣“互相攀比”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在印方只擁有米格-21、米格-29戰機時,巴空軍引進了F-16戰機,壓過對方一頭。
隨后印方又引進了蘇-30MKI和“陣風”,對巴空軍完成了反超,不料巴空軍也拿出了殲-10CP,并且成功在此次沖突中證明了實力,對印度空軍保持了一定的優勢。
但從客觀角度來看,以巴方目前的實力,想要完全對印度空軍實現反超,還是有不小難度的,畢竟雙方的體量差距擺在那里,這也就意味著巴方不能就此止步不前,還需要繼續發展更強力的反制手段。
這種顧慮并非“杞人憂天”,首先印巴沖突的核心——“克什米爾”問題難以解決,此次沖突的導火索“印控克什米爾槍擊事件”本質是雙方長期矛盾的縮影。
克什米爾問題才是印巴矛盾的關鍵
盡管階段性停火協議達成,但印巴雙方在領土主權、水資源分配等核心問題上的分歧未見任何妥協,這種互不相讓的立場,使未來類似事件的觸發風險始終存在,互相提防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面對印度未來可能的軍事報復或技術升級,巴方該如何應對呢?從短期來看,當前殲-10CP的實戰成功,充分驗證了中巴軍事合作的效能,因此實力提升的方法也很明確,就是進一步擴充殲-10CP戰機的數量,并圍繞其進行配套體系的搭建,比如預警機、加油機等。升級數據鏈與預警系統,完善信息化作戰體系。
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巴方引進更為先進的五代機(比如殲-35戰機)幾乎是必然的選擇,不少巴基斯坦媒體也一直在為此進行宣傳造勢,一會是“2年之內就能簽約”一會是“飛行員已經完成了培訓”,消息真實性存疑,但其迫切程度可見一斑。
巴方對于引進殲-35的需求很迫切
美國表示“達成停火”是自己的功勞,印方罕見沒搭理
當然,從此次沖突中得到“認識到不足”的不只是巴基斯坦,在交手中損失更大的印方,顯然有著更深的體會。
除了自己花費巨額資金建設的威懾體系“一戳即破”之外,此次沖突也讓印方看清了一件事:美國到底有多“不靠譜”。
為什么這么說呢?就在印巴雙方宣布達成“停火”前,美總統特朗普搶先一步“邀功”,表示在美國的“推動下”,印巴已實現全面停火,言外之意是美方一出馬,印巴都要給面子。
可美方沒想到,與其關系一向緊密的印方不僅沒有表現“感激之情”,還明確指出印巴停火是直接談判達成的,言外之意是和美國的關系不大。
印方如此表態,可能有兩個目的:其一是印方此次損失不小,必須在談判中表現“強硬”,顧不上給美國“面子”;其二則是通過美方這種“什么都不干,事后來邀功”的行為,看清了美國將印度視為“工具”的態度。
回顧此次沖突,我們可以發現,美方的做法不能說是毫無幫助,至少也可以說是“落井下石”。
比如沖突開始時,美國副總統萬斯就表示“這不關我們的事”,再比如對于“陣風”被擊落的情況,美國媒體更是不遺余力地報道。
此外,美國的“關稅大棒”也沒有對印度“網開一面”,還需要印方主動在在貿易、科技等領域作出讓步迎合,和美國所謂“美印戰略伙伴”的說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搞不好認清美國本質的印方,會在今后采取更為“務實”的外交策略,從這個角度來看,美方也算是“無辜躺槍”了。
不過也不排除印方會以此為契機,要求美方向其出售F-35戰機,而為了配合所謂的“亞太戰略”,美方也不會輕易忽視印方的請求。
美國對印度的承諾不如想象中堅定
想要實現和平,實力才是硬道理
最后回顧印巴此次“百轉千回”的對峙過程,不難發現雙方能夠如此迅速地達成停火,避免沖突進一步擴大,還是因為巴基斯坦方面展示出了出人意料的實力,這才為實現和平打下了穩固的基礎。
通過殲-10CP與霹靂-15E的組合,巴空軍在超視距空戰中取得對印度“陣風”“蘇-30”的碾壓優勢,直接動搖了印度的軍事信心。
這種技術代差的暴露,讓印度意識到其空中優勢不再,進而推動其接受停火,此案例印證了“硬實力決定談判地位”的現實法則,換言之,若巴方缺乏有效制空能力,印度可能冒險擴大沖突,而非迅速收手。
這次停火是巴方用實力爭取來的
巴方通過此次勝利證明:以技術代差為基礎的不對稱作戰能力,能夠有效遏制對手的冒險沖動,既展示實力以震懾印度,又避免過度刺激引發更大規模戰爭,用硬實力為自己拿到了一張和平談判的“入場券”。
這也再次為巴方指明了未來發展的方向——通過國防升級,鞏固這個來之不易的和平,并著力于將軍事成果轉化為持久的政治解決方案,而非陷入“沖突-停火-再沖突”的惡性循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