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經過多日激戰,目前已經協商停戰,但是在停戰的最后一刻,印度又發射了大量導彈,偷襲了巴軍很多基地,造成一定的傷亡,可以說,此舉雖然發生在最后關頭,有點不地道,但多少總算挽回了一些顏面。
據5月12日報道,印度三軍舉行了新聞發布會,對這次行動進行了總結,巴軍也對這次戰爭進行了總結,但是雙方的言辭不一。
此前巴軍說擊落了印度8架戰斗機,但印度一直對此支支吾吾,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說在5月10日打擊了巴基斯坦的多個主要空軍基地。
印度為何不敢承認自己損失慘重
在印巴停火協議達成后的新聞發布會上,印度軍方對巴方宣稱的“擊落8架戰機”始終保持回避態度,僅強調“打擊了巴基斯坦多個空軍基地”。
法國媒體的官方通報顯示,巴基斯坦使用中國殲-10戰斗機發射的導彈至少擊落了兩架印度戰機。英國知名彈射座椅公司的數據也披露,至少有3架印度“陣風”戰斗機被擊落,而美國介入調查后確認殘骸確為“陣風”。
其實,印度若承認這些損失,無異于間接為中國武器的實戰效能背書。中國殲-10C的優異表現可能引發國際市場對中式裝備的關注,甚至沖擊印度試圖構建的“高端武器進口國”形象。從某種程度上說,印度的沉默是對中國影響力擴張的一種本能抗拒。
另外莫迪政府長期以“民族主義”為執政根基,若公開承認軍事挫敗,可能引發國內輿論對其“強硬外交”的質疑。
2019年巴拉科特空襲后,印度曾通過“擊落F-16”的虛假宣傳凝聚民意,此次若重蹈覆轍,將進一步消耗政府公信力。更關鍵的是,印度在沖突中暴露出的裝備短板——如S-400防空系統被摧毀、無人機防御漏洞等——可能動搖其“軍事現代化”的敘事根基。
不僅如此,法國“陣風”戰機的折損可能影響印度與法國的軍事合作,而以色列提供的無人機在沖突中表現不佳,更可能削弱印度在國際軍貿市場的議價能力。
從某種程度上說,印度的沉默既是對自身顏面的維護,也是對盟友關系的一種“保護”——避免因承認損失而引發連鎖反應。
巴軍坦誠公布“戰果”
與印度的回避態度形成鮮明對比,巴基斯坦軍方在停戰后迅速公布了部分關鍵信息,展現出較高的透明度。
巴基斯坦軍方證實,巴空軍中隊長、王牌飛行員烏斯曼?優素福等5人在印軍空襲伯拉力基地時不幸犧牲,并已為其舉行隆重葬禮。
伯拉力基地作為巴軍最先進的空軍基地,部署有“梟龍”戰機、F-16C/D和薩博-2000預警機,此次遇襲凸顯了印軍“停戰前偷襲”的針對性。
盡管巴方尚未公開具體損失數據,但從印軍導彈襲擊范圍覆蓋北部努爾-汗基地至南部伯拉力基地的5個主要目標來看,巴基斯坦的防空體系確實面臨嚴峻考驗。
在主動披露損失的同時,巴基斯坦也公布了一系列“戰果”。
(烏斯曼-優素福的葬禮)
代號“銅墻鐵壁”的反擊行動中,巴軍使用“梟龍”戰機發射CM-400AKG超音速空地導彈,成功摧毀印度阿丹普爾和布吉空軍基地的S-400防空系統。這一消息若屬實,不僅打破了S-400“不可突破”的神話,也暴露了印度高價引進的俄制裝備在實戰中的脆弱性。
此外,巴基斯坦無人機部隊在沖突中表現亮眼,數十架無人機突破印度防空網,甚至飛臨新德里上空盤旋,對莫迪老家古吉拉特邦發動打擊。
印度的大夢破滅了
此次沖突的結局,對印度而言無疑是一次戰略層面的挫敗,印度試圖通過軍事行動達成的多種目標,最終均未能實現。
盡管印軍在停戰前發動偷襲,但巴基斯坦的反擊顯示其防御體系仍具韌性。巴軍不僅摧毀了印度的S-400系統和布拉莫斯導彈儲存庫,還通過網絡攻擊癱瘓了印度70%的電網。這種“以戰止戰”的回應,讓印度試圖通過軍事手段迫使巴基斯坦讓步的意圖徹底破產。
沖突中,印度依賴的美法裝備表現不佳,而巴基斯坦使用的中國武器卻大放異彩。
法國“陣風”戰機被擊落、以色列無人機被攔截,這些事實可能削弱國際社會對印度“高端武器使用者”的信任。
更關鍵的是,印度在沖突中未能獲得預期的國際支持——美國僅象征性呼吁停火,G7集團更關注中國武器的擴散風險,而非印度的“安全關切”。這種孤立局面,讓印度試圖借助外部力量制衡中國的算盤落空。
莫迪政府通過民族主義情緒凝聚共識的做法,雖在短期內提升了支持率,但長期來看可能加劇印巴沖突的惡性循環。2019年巴拉科特空襲后,印度曾通過“勝利敘事”轉移國內矛盾,但此次沖突中,印度民眾對“戰果”的質疑聲明顯增加。若印度無法在后續談判中取得實質性成果,其國內政治穩定性可能受到沖擊。
結語
印巴沖突告一段落,但可以明白兩個道理,軍事手段無法解決印巴之間的結構性矛盾,任何單方面的“勝利”都只是暫時的,另外,國際社會的干預雖能促成停火,但真正的和平仍需雙方在克什米爾問題上達成政治妥協。
坦率講,此次沖突的教訓足以說明,現代戰爭中,單純依賴裝備優勢已難以確保勝利,體系化作戰能力和戰略韌性更為關鍵,而且大國博弈的邏輯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地緣政治的“零和思維”正在被“共生共存”的現實需求所取代。
現在印巴停戰,對印度來說自己吃了虧,如果繼續下去對自己肯定不利,同意停戰,對巴基斯坦來說,考慮到經濟問題和持久戰問題,停戰也是最好的。印巴停火協議的達成,為南亞地區暫時按下了“暫停鍵”,但雙方的矛盾并未消解。
未來,如何在軍事對抗與政治對話之間找到平衡,將考驗兩國領導人的智慧。
就像專家說的那樣,在未來五年甚至十年,印度或許不可能再對巴基斯坦發動襲擊了,他確實該掂量掂量自己的實力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