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國多地遭遇強對流天氣,部分地區出現冰雹。其中西安冰雹登上熱搜,引發熱議。
在九派新聞此前報道中,冰雹天氣不僅對當地居民生活造成影響,部分地區因冰雹天氣受損嚴重。如4月30日下午,四川青川縣突遭冰雹天氣襲擊,持續時間約10分鐘。有市民表示,雖然冰雹天氣持續時間不長,但是她停在門前的汽車,前后車窗均被砸爛。老家種植的農作物全部被打爛。5月8日晚,西安市遭遇冰雹天氣后,當地不少二手車商表示,自家的多臺車被砸出凹痕,部分車只能批量打折降價5千元到1萬元。
冰雹使車輛玻璃受損。圖/VCG
為何近期全國多地頻繁遭遇冰雹天氣?相較往年,今年冰雹活動的時間和地點分布是否異常?近日,氣象和地理學資深科普博主等風(化名)在接受九派新聞采訪時表示,4月至7月通常是冰雹最為頻發的時段,且90%的冰雹都發生在午后到夜間時段。“冰雹天氣的形成與強對流運動密切相關。通常情況下,冬季由于氣溫較低,大氣層結穩定,難以產生強對流運動,因此冰雹在冬季出現的概率極低。”等風說,“相反,4月至7月,天氣逐漸轉暖,大氣層結構變得不穩定,強對流天氣頻繁發生,這為冰雹的形成創造了有利條件。”
等風補充,冰雹作為一種特殊的天氣現象,在我國整體范圍內并不罕見,但在局部地區卻較為少見。由于產生冰雹的雷暴單體尺度相對較小,一般只有幾公里長、幾公里寬,對于一個城市而言,可能僅覆蓋幾條街道、一個鄉鎮或幾個鄉鎮的范圍。“對于普通民眾而言,生活在某個城市中,該城市出現冰雹的概率相對較低。但從全國范圍來看,每一次強對流天氣過程往往會影響多個地區”。
【1】全國多地遭遇冰雹天氣,部分地區受損嚴重
據不完全統計,過去一個月,受強對流天氣影響,全國多地發生冰雹災害,影響范圍廣,貴州、甘肅、山西、廣東、廣西、河南、云南、四川等地在過去一個月都不同程度出現冰雹。
據貴州省安順市普定縣氣象臺,4月23日21時57分,氣象臺發布冰雹橙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6小時內我縣部分鄉鎮(街道)可能出現冰雹,并可能造成雹災,且局地伴有短時強降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請戶外人員及時到安全的場所暫避,妥善安置易受冰雹影響的室外物品、車輛等。
4月30日17時45分左右,四川青川縣突遭冰雹天氣襲擊,持續時間約10分鐘。據青川縣應急管理局通報,此次冰雹天氣主要影響喬莊鎮、大院回族鄉兩個鄉鎮。有市民告訴九派新聞,雖然冰雹天氣持續時間不長,但是她停在門前的汽車,前后車窗均被砸爛。老家種植的農作物全部被打爛。
據貴州氣象,5月3日15時至4日6時,貴州省中部以東以南地區出現強降水和強對流天氣。其中共有17個縣(市、區)境內出現冰雹,最大直徑為貴定縣50.0毫米。短劇女演員楊珊子發文,3日,其與劇組工作人員在貴州山區拍戲遇極端天氣,一秒變天遭遇大雨和冰雹,胳膊被冰雹砸傷,美瞳也被沖掉。目前受傷人員已被劇組送去醫院。
5月4日06時至5日06時,畢節市共19個縣(市、區)境內出現冰雹,最大直徑為麻江縣60.0毫米。
5月9日,河南鶴壁、安陽、商丘等地遭遇冰雹襲擊。鶴壁城區中午遭冰雹“襲擊”,多地下核桃大小冰塊;商丘局地出現強降水和冰雹,城區東北部受影響較大;安陽多地遭受強對流天氣侵襲,突降冰雹,林州、滑縣、殷都區水冶、銅冶等地冰雹瞬間傾盆而下。此外,滑縣多鎮也出現了冰雹,直徑可達20.0毫米。
5月8日至9日間,陜西、甘肅等地遭遇強對流天氣。5月8日,陜西9個地市31個縣區下了冰雹,最大直徑達40.0毫米,西安地區出現最大直徑的冰雹。市民拍攝視頻顯示,冰雹顆粒密集,路面積冰成一片白色,伴有狂風暴雨,部分車輛和戶外設施受損;甘肅多地也發布冰雹預警,如安定區5月8日發布冰雹橙色預警,內官營等鄉鎮遭受雹災。
5月9日至10日,貴州西部地區和中部局地出現強對流和強降雨天氣,多個縣域出現冰雹,最大直徑出現在威寧縣,可達40.0毫米。威寧全縣23個鄉鎮都出現了冰雹,最大風速達30.8米/秒,風力達到11級,部分區域還出現了內澇和山體滑坡的風險。
5月9日凌晨,四川南充市南部縣轄區內多地下起了冰雹,持續時間有幾分鐘,冰雹導致部分農作物受損。
此外,5月9日下午4點55分,山東省菏澤市成武縣發布冰雹紅色預警:受強對流云團影響,目前成武縣伯樂集鎮、汶上集鎮已出現冰雹,預計今天傍晚到夜間我縣黨集鎮、茍村集鎮、白浮圖鎮、張樓鎮出現冰雹的可能性較大,可能造成冰雹災害。
【2】4至7月系冰雹頻發期,需警惕午后至夜間時段
近期為何我國多地冰雹災害頻發?相較往年,今年冰雹活動的時間和地點分布是否異常?哪些氣象指標的變化可能導致冰雹頻率增加?
據中國氣象數據網,冰雹喜溫暖季節。就全國平均而言,冰雹主要出現在5至9月,其中又以6月為冰雹盛行月,而冬季是冰雹最少出現的季節。
落在地里的冰雹。圖/VCG
氣象和地理學資深科普博主等風在接受九派新聞采訪時表示,從歷史同期數據來看,70%的冰雹都發生于4至7月間,且90%的冰雹都發生在午后到夜間這個時間段。
等風介紹,冰雹是一種強對流天氣現象,其形成與強對流運動密切相關。從冰雹的形成過程來看,當大氣中出現強上升氣流時,雨滴在下降過程中,會到達一定高度,此時大氣溫度低于零度,雨滴會被凍結成冰。然而,這些冰粒并未立即落地,而是被積雨云中的上升氣流重新托起。在上升過程中,冰粒會再次與過冷水滴碰撞并凍結,體積逐漸增大。這一過程會不斷重復,冰粒不斷累積,最終形成較大的冰球。“當上升氣流無法再支撐冰球的重量時,冰球便會墜落到地面,形成我們所見的冰雹。”
等風補充,通常情況下,冬季氣溫較低,大氣層結穩定,難以產生強對流運動,因此冰雹在冬季出現的概率極低。相反,4至7月,天氣逐漸轉暖,大氣層結變得不穩定,強對流天氣頻繁發生,再加之,通常在午后至傍晚,地面受熱不均,導致大氣獲得不穩定能量,從而引發強烈的對流運動。這種強對流使得上升氣流極為強勁,為冰雹的形成創造了有利條件。
等風還援引數據介紹,在我國3月至5月,平均冰雹日數較高的地區主要包括云貴高原、湖南西部以及長江流域。這些地區強對流天氣頻發,發生冰雹的概率也相對較高。此外,河北北部,也會因冷渦產生冰雹。還有川西的青藏高原地區,冰雹天氣也時有發生,只是由于該地區冰雹的直徑一般較小,所以對人們生活的影響相對較小。
云貴高原是冰雹高發地區之一,該地區的雷暴單體容易發展,從而引發冰雹天氣。華北北部到東北地區也是冷渦活動較為頻繁的區域,冰雹出現的概率相對較高。此外,華南地區在龍舟水季節來臨之際,強對流天氣增多,可能會出現局地冰雹、雷暴大風,甚至龍卷風等天氣現象。
【3】冰雹并非罕見天氣現象,但在局部地區出現概率較低
從近期冰雹天氣在我國的分布特點以及頻次,等風指出,從當前的情況來看,今年我國的強對流天氣整體上比去年要弱一些,“這主要是今年受到拉尼娜現象的影響,水汽條件不夠充足,導致南方的強對流天氣一直處于偏弱狀態”。
強對流天氣。圖/VCG
不少親歷冰雹的市民稱此前幾乎從未見過這么大的冰雹,等風解釋,冰雹雖在我國整體范圍內并非罕見天氣現象,但在局部地區出現頻率較低。其進一步說明,一次強對流天氣過程中,往往會產生數個具備冰雹生成條件的強雷暴單體。而這些能產生冰雹的雷暴單體尺度較小,通常僅有幾公里長、幾公里寬,對于城市而言,可能僅覆蓋幾條街道或個別鄉鎮。這也正是部分地點多年難遇冰雹天氣的重要原因。
等風補充,比如西安出現冰雹確實是一次意料之外的事件,其所在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使得冰雹出現的概率相對較低。“但實際上,在我國,任何地區都有可能出現冰雹。無論是云貴高原、華北、東北、新疆、長江中下游地區,還是四川盆地,冰雹都有可能出現。不過,對于一個具體的地點而言,冰雹仍然是比較罕見的天氣現象。可能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會遇到一兩次冰雹天氣。”
等風進一步介紹,通常情況下,一次強對流天氣過程能夠產生數個具備冰雹生成條件的雷暴單體,即強雷暴單體。而產生冰雹的雷暴單體尺度相對較小,一般只有幾公里長、幾公里寬,對于一個城市而言,可能僅覆蓋幾條街道、一個鄉鎮或幾個鄉鎮的范圍。從這個角度來看,對于某個具體地點來說,可能要經過數十年才能遇到一兩次冰雹天氣。
如何防范冰雹天氣帶來的影響?等風提醒,冰雹通常伴隨著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出現,市民可以及時關注天氣預警做好防范措施,“冰雹預警通常會提前半小時到一個小時發布。這是因為雷暴單體一旦形成,其在雷達上的特征較為明顯。尤其是強冰雹,其雷達特征更為顯著”。
來源:九派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