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合肥5月12日電 (記者 趙強)記者近日走進位于巢湖的安徽港航船閘聯合運行調度中心,探尋這座全國首個省級跨流域多航道船閘聯合運行“智慧大腦”的奧秘。
船閘聯合運行調度中心。趙強 攝
今年3月,承擔著安徽省內重要的水運調度使命的該調度中心正式投入運行。工作人員輕點鼠標,就能完成對數百公里外不同流域、不同航道上船閘的遠程調度。記者在調度中心看到,滿載水泥貨物的“皖金海208”號船只就通過遠程調度,順利通過了約300公里外的阜陽潁上復線船閘,船員無需上岸繳費,大大節省了時間和人力成本。
據調度中心主任張偉介紹,在此之前,不同航道船閘間存在調度銜接不順、信息交互不暢等問題。該調度中心作為安徽省船閘運行管理的最強“智慧大腦”,實現了船閘運行調度管理“一張圖”、船舶過閘“一站通”,大幅提升了全省干線航道網船閘運行調度的專業化、標準化、信息化和協同化水平。
工作人員在調度中心遠程調度船閘通行。趙強 攝
目前,調度中心已覆蓋長江流域的合裕航道、水陽江航道,以及淮河流域的沙潁河、沱澮河航道等4條航道上的14座船閘,并且具備隨時接入其他航運主體運營船閘的條件,這將為安徽省水運信息化建設注入新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調度中心秉持“機構最簡、人員最精、效率最高”的建設理念,通過資源集約利用,實現了統一報到審核、統一調度控制、統一信息服務、統一集中管理。這一模式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每年可節約人工成本近2000萬元,節約建設及運行成本3000余萬元。
貨船進入巢湖船閘。趙強 攝
安徽港航集團省港投公司副總經理徐世俊說,該調度中心運營標志著安徽省港航集團智慧船閘建設取得成功,意味著船閘管理技術水平從“跟跑學習”到“全國領先”,還為全國內河航運發展提供了創新案例,為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戰略貢獻智慧。(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