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5月12日電(記者 蔣成龍)2025年5月12日是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中國地震局在湖南韶山舉辦全國第二屆防震減災科普主場活動。中國地震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勤,中國工程院院士周福霖,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毛朝暉,湖南省湘潭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永亮,中國災害防御協會副會長陳小軍出席活動。
中國地震局副局長張勤在講話中指出,加強防震減災科普工作,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筑牢防災減災人民防線具有深遠意義。舉辦這次主場活動,是探索"紅色研學+防震減災科普"的一次重要實踐,目的就是傳承紅色基因,賡續革命精神,共同傳播防震避險知識和技能,進一步喚起全社會對防震減災工作的高度關注,推動形成"人人參與、人人盡責"的良好氛圍,為減輕地震災害風險筑牢堅實的社會基礎。
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毛朝暉在致辭中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門和社會各界,進一步加強協作,凝聚力量,推動構建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良好防震減災工作格局,積極投身到防震減災科普工作中來,精心打造更具吸引力、感召力的科普產品,全方位、多角度地普及防震減災知識,共同推進防震減災事業高質量發展。
活動圍繞"防震減災 共筑平安"主題,通過線下主場和線上直播聯動的形式,集中舉辦科普展演、圖書捐贈、防震減災倡議宣講、應急演練、科普講座等多種活動,向市民講解防震減災科學知識和自救互救技能。
中國工程院院士周福霖等三位知名專家從工程抗震、地震預警、"諦聽"地震波大模型等不同角度帶來精彩的防震減災科普講座,向社會公眾普及地震科學知識。來自救援隊、學校等領域工作者分享了地震救援、校園避震的優秀經驗和典型做法,通過交流共享,帶動各界關注科普教育、加強防震避險能力。模擬開展6.8級地震應急演練,著力提升政府及相關部門應對突發地震災害的綜合能力。
活動現場,湖南省紅十字會、湖南省氣象局、湘潭市應急局、長沙量子研究院、湘潭市消防支隊等相關單位還開展了廣場宣傳教育活動,吸引了大批市民參加。現場通過宣傳咨詢、裝備展示、演示互動等方式向市民詳細講解防災減災相關科學知識和自救互救技能。
長期以來,中國地震局會同相關行業部門、地方政府和社會組織在防震減災科普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從學校到社區,從城市到鄉村,讓更多人了解地震知識,掌握避險技能。特別是聯合教育部、國家民委、中國科協開展的"地震科普 攜手同行"主題活動,已惠及全國2.8萬所學校。在甘肅積石山6.2級、新疆烏什7.1級等地震中,震區中小學校師生憑借掌握的技能科學避險,充分彰顯了防震減災科普工作的重要價值和減災實效。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