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印度違反國際法,對巴基斯坦的尼勒姆-杰勒姆水電站大壩進行轟炸。
要知道,這可是一座中資大壩,堪稱巴基斯坦的“電力心臟”,承擔了15%的電力。
隨后,印、巴雙雙致電中國,王毅外長用21字定調了關系,在這場沖突中,誰在玩火,誰在滅火,誰又成了最后的贏家?
中資大壩被炸
當天凌晨,大部分人還沉浸在夢鄉中,但印度戰機卻已逼近巴基斯坦的邊境,在夜色的掩護下,它們突破了巴基斯坦的防空預警,徑直朝著尼勒姆-杰勒姆水電站大壩飛去。
巴方的行動也很快,派出戰機迎戰,爆炸聲震耳欲聾,在空戰中,導彈沖向了尼勒姆-杰勒姆水電站大壩,一時間,火光沖天,周邊的居民也被驚醒。
沒過不久,雙方的戰機撤回,這時候,人們發現,大壩的表面雖然布滿了彈坑和裂痕,混凝土碎塊也散落一地,但這些都只是“皮外傷”,沒有傷筋動骨,大壩還可以正常運行。
和讓巴方的民眾感覺不可思議,經歷了狂轟濫炸,依然“穩如泰山”,我國的網友得知消息后,也在社交平臺留言:中國質量真抗炸、這就是中國基建的實力。
那么,印度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突然對巴方的大壩下手?
尼勒姆-杰勒姆水電站位于克什米爾巴方的實控地區,是中、巴合資建設的,印度當然知道,他突然對大壩下手,有“一箭三雕”的險惡目的。
切斷巴基斯坦的電力供應,讓它陷入能源危機,尼勒姆-杰勒姆水電站可是給巴方提供了15%的電力,一旦切斷供應,可能會遭到工業癱瘓、農業崩潰。
攪亂克什米爾地區的民心,那里的居民生活在印、巴沖突的陰影中,大壩被炸毀,可能會讓人們擔憂,引發社會動蕩,印度趁機渾水摸魚,策反當地民眾。
尼魯姆·杰魯姆水電站
但巴方也不是好惹的,直接反擊,對印度發起了網絡攻擊,巴方表示:網絡攻擊是成功,導致印度約70%的電網癱瘓,狠狠打擊了印方的囂張氣焰。
印度還想削弱中國的影響力,這個水電站可是中巴合資的,是中、巴經濟走廊的重要能源項目,印度炸掉大壩,就是想給合作潑冷水,展示所謂的“印度態度”。
印度也是在試探我們的“底線”,他可能認為我國正忙于臺海、南海等問題,無暇顧及南亞,因此借機“敲打”中巴合作。
水是生命的源泉,印度對巴基斯坦的惡意早已不是一、兩天了,作為印度河上游的國家,它掌控著水的分配,但印度只要心情不爽,就對巴基斯坦“卡脖子”。
早在2018年,印度還揚言:要炸掉中國援建的迪阿莫-巴沙大壩,但當它們對大壩進行評估后,這個想法就消失了,它們發現,大壩實在太過堅固,混凝土的標號比軍事碉堡還高。
印度也多次威脅要對巴基斯坦“斷水”,在這次沖突中,印度撕毀了《印度河用水條約》,關閉了四座關鍵的水壩閘門,直接“切斷”了巴基斯坦的水源。
這直接威脅了巴方的人口生存,印度的水利部部長帕蒂爾,甚至公然發文,我們將確保印度河的水沒有一滴流到巴基斯坦,而巴方總理謝里夫也表態:一旦水資源遭到侵害,將以軍事行動全力反擊。
印度“先斷水、后炸壩”的行為,把對巴方的惡意展現的淋漓盡致,它這么做,也是為迫使巴基斯坦在“能源+農業”的雙重打擊下妥協。
印度炸大壩的行為,簡直是把國際法“按在地上摩擦”,《日內瓦公約》曾明確規定:禁止攻擊平民、民用設施和民用交通工具,大壩也是民用設施,但印度卻公然對大壩開火。
而且,印度是以所謂的“反恐”為遮羞布,堂而皇之地對它發動轟炸。
美國的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分析,更是把印度的惡劣行徑暴露無遺。
文中表示:印度投下的導彈,誤差不超過5米,這么精準的打擊,絕不是偶然為之,表明印度事先對大壩是有深入了解的,這是一項有計劃、有預謀的攻擊。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也緊急發聲:世界承受不起印巴沖突,可是,美國、法國的態度卻很曖昧,美國駐印大使館甚至稱“印度行動精準”,仿佛是在為印度背書。
王毅外長21字定調關系
5月10日,王毅外長分別與巴基斯坦外長和印度國家安全顧問通話,成了促成停火的關鍵推手。
王毅現實和巴基斯坦外長達爾通話,強調“支持巴方維護主權”,并警告印巴“共同遵守停火協議”,既安撫巴方,又向印度傳遞信號:中國不接受家門口的戰爭。
隨后,王毅外長又與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通話,表示:中方支持反恐,但警告“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搬不走的鄰居,都是中國的鄰國”,這21個字,直接定調了中、印、巴的關系。
那么,中方為什么要促使停戰呢?
克什米爾地區距離我國邊境,只有百公里,如果雙方爆發了大規模的沖突,戰火可能蔓延到新疆、西藏,所以我們要提醒雙方,中國就在旁邊,別玩火。
中、巴經濟走廊對我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投資超過了600億美元,印度如果持續破壞,將會威脅我國的海外利益,所以我們不該坐視不管。
中方是負責任的大國,促使和平,也是我們大國的責任,這與美國經?!吧匡L點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如今,印、巴已經達成共識,宣布?;?,雖然在?;饚讉€小時后,印方又指責巴方違反了停火協議,但卻遭到了巴方的反駁,稱:印度官員的所有指控都“毫無依據”。
雙方的官員還誓言:如果對方違反協議,將受到嚴厲的報復,因此,這一輪的印、巴沖突,也算是落下了帷幕,那么,在這場沖突中,誰成了最后的贏家?
很明顯,印度是“賠了夫人又折兵”,被擊落3架“陣風”戰機(單價約3億美元),還損失了數十架無人機,還被聯合國點名批評,美國也趕緊和它劃清界限,萬斯表示:印巴沖突“根本上不關我們的事”。
“陣風”戰機可是“四代半戰機”
法國應該也算“輸家”,本來不關它的事,可印度不爭氣,“陣風”戰機可是“四代半戰機”,結果卻不敵中國的殲-10C(三代機),被打掉了3架,它的國際訂單,短期內可能會減少。
巴基斯坦則是“大獲全勝”,不僅擊落了印度6架戰機,提振了軍心,也更加信任中方的技術,和中方的關系更加親密,當然,雖然這次防御成功,但還有隱患,需要進一步優化。
中國的殲-10C(三代機)
結語
雖然這次沖突結束了,但克什米爾地區的問題依舊存在,它就像是“一條鴻溝”,讓雙方的矛盾不可調和,希望有朝一日,這條鴻溝可以徹底消失,讓戰爭不再發生。
信息源:
突發!巴基斯坦多地發生爆炸!巴軍方:已擊落超25架印度無人機!空戰中水電站大壩遭破壞,巴總理透露空戰細節 每日經濟新聞2025-05-08
印巴達成“脆弱”?;饏f議 環球時報 2025-05-1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