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報道,韓國最高法院對李在明涉嫌《公職選舉法》一案作出判決,二審的無罪判決結果被推翻,案件被送回首爾高等法院重審。此前報道,2024年11月15日,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對李在明涉嫌違反《公職選舉法》一案進行一審宣判,李在明獲刑有期徒刑1年,緩刑2年。若這一判決被終審確認,李在明將喪失國會議員資格,并且無法參加總統(tǒng)選舉。2025年3月26日,韓國首爾高等法院對李在明涉嫌違反《公職選舉法》案作出二審判決,推翻一審判決結果,李在明被判無罪。
李在明(資料圖)
在這個時候無罪判決被撤銷,對李在明而言可以說是收到一條最大的噩耗,雖然大法院做出這樣的判決,到底是基于客觀現(xiàn)實,還是另有隱情?現(xiàn)階段還無法斷言。就在不久前,李在明才以絕對優(yōu)勢確認共同民主黨總統(tǒng)候選人的身份。參考此前的民調(diào)結果,李在明在韓國各黨派潛在候選人中,個人支持率幾乎一騎絕塵,算上這次,李在明三次參加大選,首次在黨內(nèi)敗給了韓國前總統(tǒng)文在寅,第二次敗給了不久前才被罷免的前總統(tǒng)尹錫悅,這次的機會是最大的,當然,前提是沒有被指控的話。
相關人士表示:大法院作為韓國最高法院,若認定李在明有罪并直接宣布量刑結果,依據(jù)一審的量刑,一年有期徒刑,緩刑兩年,李在明可能直接失去被選舉權,這意味著目前呼聲最高的總統(tǒng)候選人將直接被除名。韓國法律界分析指出,尤其在一審、二審結果嚴重沖突的情況下,更為妥當合理且符合常規(guī)的做法是發(fā)回二審重審,或者直接認定二審結果,以彰顯司法謹慎與公正。韓國目前主流觀點認為,即便今天大法院認為二審無罪的判罰存在問題,也不會直接宣布定罪。
尹錫悅(資料圖)
韓國四家民調(diào)機構聯(lián)合發(fā)布的一份總統(tǒng)大選熱門人選支持率的民調(diào)結果顯示,共同民主黨總統(tǒng)候選人李在明以42%的支持率居首,韓德洙為13%,國民力量黨黨內(nèi)初選候選人韓東勛和金文洙分別為9%和6%。改革新黨候選人李俊錫為2%。不過,民調(diào)前兩名的最大熱門都面臨著很多不確定因素。韓德洙雖然任職國務總理,但他沒有加入執(zhí)政黨國民力量黨,如果獨立參選,他被輿論認為難以凝聚韓國保守派的所有力量,前景不容樂觀。
政黨支持率方面,共同民主黨支持率為38%,較前一周下降1個百分點;國民力量黨支持率為34%,與前一周持平。另外,84%的受訪者回答“一定參加大選投票”,回答“盡可能參加投票”和“不參加投票”的分別占11%和4%。此外,52%的受訪者支持實現(xiàn)政權更替,39%支持由國民力量黨繼續(xù)執(zhí)政,回答“不知道”或未回答的占9%。
韓德洙突然辭職、突然宣布參選總統(tǒng),肯定是有原因的,外界至少有三種說法。一者,韓德洙與特朗普通電話討論對等關稅問題時,特朗普問韓德洙是否準備參選韓國總統(tǒng),外界認為這是特朗普給韓德洙暗示,美國要扶植韓德洙成為韓國總統(tǒng)。二者,作為尹錫悅政府二把手,韓德洙與尹錫悅同氣連枝,外界認為是尹錫悅不僅要求韓德洙參加總統(tǒng)選舉,而且要拿下李在明。三者,執(zhí)政的國民力量黨尤其是親尹錫悅者,認為黨內(nèi)只有韓德洙可以與李在明抗衡,所以想方設法推出韓德洙參加大選。
韓德洙(資料圖)
因為李在明的原因,韓德洙脫黨,以無黨派的身份參選,但韓德洙面臨著支持率低迷和競選資金有限等多重困難。他只能依靠自身力量承擔競選費用,當選的可能性真不大。現(xiàn)在勢頭確實對李在明有利。李在明接手會是個爛攤子。尹錫悅戒嚴鬧劇讓韓國上下渙散,如何降服尹錫悅的支持者,重新讓韓國上下團結,是李在明首要要務。外部環(huán)境對韓國也不夠友善,特朗普關稅戰(zhàn)打起,韓國也遭到重創(chuàng),如何對付這位不講理的美國總統(tǒng),得到美國豁免或者是重新談判,和團結韓國上下一樣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