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受關注的一筆退出誕生,蜂巧資本通過大宗交易分三次集中出清了所有在上市前買入的泡泡瑪特股份,套現超20億元;博世創投新設立一只總金額2.5億歐元的基金;在投資市場,產業資本頗為活躍,比亞迪投了家靈巧手公司,“六個核桃”入股芯片獨角獸長江存儲。
蜂巧資本套現超20億
近日,蜂巧資本發布公告稱由于蜂巧人民幣一期基金即將到期,蜂巧資本于近一周內通過大宗交易分三次集中出清了所有在上市前買入的泡泡瑪特股份,至此基金將不再持有任何泡泡瑪特股票。正面回應了此前市場熱議的“投資人多次通過大宗交易出售泡泡瑪特股份”相關傳聞。
據了解,這三筆交易的總金額高達22.64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1.09億元。事實上,2024年蜂巧資本就曾多次在泡泡瑪特股價回升時進行減持,合計套現約8.56億港元,加上此次清倉減持,蜂巧資本從泡泡瑪特身上合計套現了31.2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9.05億元。
屠錚及其創立的蜂巧資本是泡泡瑪特早期投資人,幾乎參與了泡泡瑪特在Pre-IPO前的每輪融資,其中四輪直接投資。蜂巧資本主要關注中早期新消費和消費科技創新項目,2019年蜂巧資本完成4.1億元首期基金募集。在創立蜂巧資本之前,屠錚曾擔任啟賦資本合伙人。
點評:蜂巧資本與泡泡瑪特的合作,是中國消費投資史上少有的雙向成就案例——企業家王寧完成了從雜貨店到千億市值公司的逆襲,投資人屠錚則實現了人民幣基金的單項目豐厚回報。這一事件也標志著新消費投資從“流量神話”向“現金流驗證”的范式轉移。未來,消費領域的投資人可能需要更早介入供應鏈創新或技術驅動的消費科技才能復制下一個泡泡瑪特式的成功。
博世新設2.5億歐元創投基金
近日,博世集團宣布旗下博世創投新設立一只總金額2.5億歐元的基金,博世創投主要關注創新科技型初創企業,包括在人工智能、物聯網、半導體和量子計算領域,其對個別新成立的初創企業投資最高可達2500萬歐元。
在中國,博世創投建立了市場化運作的投資平臺博原資本,主要關注在電氣化、自動化、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和半導體等領域及產業鏈上下游的初創企業。目前,博世創投在中國市場已投資了鎂伽機器人、華大北斗、主線科技等本土科技創業公司。
點評:基金重點投資AI、物聯網、半導體和量子計算等方向,與全球科技競爭核心賽道高度重合,這些領域不僅代表未來產業升級方向,也是各國政策扶持重點。博世作為傳統汽車零部件和工業技術巨頭,通過投資初創企業可快速獲取顛覆性技術,彌補自身在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中的短板。
維梧資本募資7.4億美元
日前,維梧資本宣布,旗下維梧機會基金(Vivo Opportunity Fund)三期及關聯基金已完成關賬,認繳總金額逾7.4億美元,該基金將投資處于臨床前和臨床研發階段的生命科學企業,這些企業主要針對未滿足的醫療需求進行新型療法的開發或商業化。
維梧機會基金是一只常青基金,投資周期為三年。該基金專注于投資中小市值生物技術和生命科學公司,通過支持這些公司實現突破性進展和達成臨床里程碑,從而捕捉投資回報。
維梧資本成立于1996年,總部位于美國加州帕洛阿爾托,主要關注醫療健康,包括生物技術、制藥、醫療器械和醫療服務等,在風險投資、成長型和控股型私募股權以及公開市場擁有多基金投資平臺,累計管理15只美元基金和人民幣基金,資產管理規模約75億美元。
點評:三年投資周期雖短于傳統PE基金,但“常青”結構允許滾動投資,更適合生物醫藥行業非線性發展的特點,可動態調整策略應對研發不確定性。
三大股份制銀行入局AIC
一級市場再迎活水,日前,招商銀行發布公告稱,擬出資150億元全資發起設立AIC,此次設立的AIC由該行作為投資主體,使用自有資金直接投資設立。同日,中信銀行也發布公告稱,擬出資100億元設立全資子公司信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在此之前,興業銀行發布公告稱,該行獲準籌建興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100億元,為該行全資子公司。
此前設立AIC的為國有五大銀行,隨著興業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等陸續入局,AIC市場迎來了股份制銀行時代。據IIR研究院統計,五大AIC公司目前出資的中基協備案基金各在20~30只左右,作為LP認繳出資總額最高的為工行AIC-工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其認繳出資額達到近900億元,其次為建行AIC和中行AIC。
點評:股份制銀行大舉進軍AIC,對GP而言,這既是解決募資難題的機遇,也意味著投資策略需更多考慮銀行的風險收益偏好;對創業公司而言,銀行系資金的入場可能加速硬科技、產業升級領域的資本集中度。未來,AIC如何平衡市場化投資與監管要求,將成為影響一級市場生態的關鍵變量。
比亞迪投了家靈巧手公司
近日,帕西尼感知科技獲得中國新能源汽車龍頭比亞迪超億元戰略投資,據介紹,這是比亞迪本年度拋出的首筆股權投資,也是截至目前,其在具身智能領域完成的最大單筆投資。
靈巧手是具身機器人的重要部件,是具身機器人與環境交互的末端執行器,其兩大能力為感知和操作,以實現操作靈活性和環境適應性,能完成復雜、精細的動作,可模擬人手的各種動作。據官方資料顯示,帕西尼感知科技成立于2021年,是深圳機器人“八大金剛”之一,公司以觸覺感知技術為核心,通過自主研發的6D霍爾陣列式觸覺傳感技術,為具身智能體提供類人般豐富細膩的觸覺交互信息。
點評:這一戰略投資不僅彰顯了產業資本對帕西尼技術路線的充分認可,更揭示了具身智能產業發展的核心邏輯——觸覺感知能力正成為人形機器人商業化落地的關鍵突破口。誰能在物理交互層面實現技術突破,誰就能掌握人形機器人產業化的核心話語權。
“六個核桃”投了芯片獨角獸
近日,以“經常用腦,多喝六個核桃”廣為人知的河北上市公司養元飲品發布公告稱,擬出資16億元對位于武漢的全球半導體企業長江存儲進行增資。本次交易完成后,養元飲品將間接控制長江存儲0.99%的股份。
此次投資由養元飲品實際控制的蕪湖聞名泉泓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作為投資方,交易完成后,泉泓投資將成為長控集團的第八大股東,同時也是長江存儲最大的市場化股東。
此前,養元飲品曾公告稱擬發起設立私募基金,總規模人民幣30億元,養元飲品擬認繳出資29.97億元,占基金總規模的99.90%。在投資方向上,其明確提及將集中于食品飲料及上下游產業鏈中的優秀企業股權,高科技領域的半導體芯片、存儲、大數據等企業,或者其他行業優質標的。
點評:這筆看似“違和”的投資,實則是中國產業資本流動的縮影,當消費升級紅利見頂,把賣飲料的錢變成“科技籌碼”正在成為傳統企業續寫增長故事的新范式。
低空經濟再現大額融資
低空經濟領域再現一筆大額融資,云圣智能宣布完成D輪5億元融資,由梁溪科創母基金投資。
云圣智能是一家低空基礎設施解決方案提供商,由北京大學計算機學院陳方平博士于2017年創立,主營業務涵蓋“機網云一體化”產品生態,通過融合四維全息實景地圖、工業無人機、全自動機場、地面機器人、物聯網云平臺等技術,為行業級用戶提供天地聯動四維全息管控平臺,主要應用領域為電力巡檢、消防應急、智慧城市、林業巡護等。
點評:2024年“低空經濟”首次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此后全國超20省市出臺配套政策,催生萬億級市場空間,如今低空經濟領域的投資正在從單機智能化邁向網絡化基礎設施構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