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個有趣的視頻:一印度官員從這次印巴戰爭開始分析,如果中國和印度發生類似空戰,印度有幾成勝利的把握?
對此和一個印度軍事專家,進行了激烈的爭辯,最后這位印度軍事專家坦言:如果中印發生空戰,或許印度空軍根本沒時間升空就被炸毀了。其清醒地說:因為中國有這樣的能力。
印度專家:中國已經是超級大國了
這位印度專家從美國在太平洋上的一系列推演總結結論說:中國已經今非昔比了,中國現在已經是超級大國了。
這位專家認為,這次印巴戰爭,巴基斯坦的軍事實力實際上并不如印度,但其使用的中國武器確實很強,這個是不爭的事實。
實際上,這次印巴戰爭,撕開了印度軍事現代化的華麗外衣。
一如西方媒體評論,這次印度軍隊輸的一塌糊涂,和他們長期依賴外購裝備的"萬國牌"模式有很大關系。
意思就是,現在作戰都講究體系作戰,印度升空了60多架戰斗機,但規格不一,不僅法制"陣風"戰機與俄制蘇-30MKI的雷達系統無法兼容,更嚴重的是,法國拒絕開放"陣風"源代碼。
相比之下,巴基斯坦依托中國提供的殲-10C和紅旗-9防空系統,構建起"預警-攔截-反擊"的完整作戰體系,這種壓制能力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印度停戰后,一直不承認自己損失慘重,西方媒體在報道時,也對戰機本身的原因避而不談,只能說印度空軍水平不行,據悉,空軍飛行員缺口達596人,訓練過度依賴老舊機型,例如直升機飛行員仍使用服役超50年的"獵豹"直升機。如果技術兵種流失率高達50%,那對印度確實是致命缺陷。
中印有沒有交過手?
歷史上中國和印度曾爆發過直接軍事沖突,那就是毛主席還在世時期,1962年印度在邊境對我方軍人進行挑釁,中國邊防部隊進行了對印自衛反擊戰。
資料顯示,這場戰爭從10月開始,在一個月的激烈戰爭中,殲滅了印軍6000多人,狠狠打擊了印度的囂張氣焰,戰后,中印邊境維持了長期的相對穩定。
回顧歷史,中國現在已經今非昔比,這次印巴沖突中,中國的殲10戰斗機表演出色,加上對空導彈,(射程200公里),完全可以碾壓印度空軍,最后巴基斯坦以少勝多,擊落印度多個戰機,其中還有號稱王牌的“陣風”。
這充分說明,中國的武器碾壓印度完全沒有問題,那回到開頭的我呢提,如果中印現在發生空戰會如何?印度專家說的,“根本沒有起飛的可能”,是完全正確的。
中國火箭軍的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射程1800公里)和轟-6K轟炸機可在沖突初期摧毀印度邊境機場,使印軍戰機“未升空即被炸毀”。
此外,中國空軍的殲-20隱身戰機(配備PL-15導彈)與空警-500預警機構建的體系優勢,可以適應各種環境,以摧枯拉朽之勢在短時間消滅敵人,所以印度專家的這種假設很有意義。
另外說的再前瞻一些,中國的核武庫規模和投送能力(如東風-41洲際導彈)遠超印度,這種打擊能力絕對不是印度可以抗住的。
這次戰爭,給了巴基斯坦什么啟示?
有專家說,這次巴基斯坦吃了大虧,雖然前期戰績頗豐,但最后關頭被印度偷襲,損失了飛行員。
但實際上,這場戰爭巴基斯坦根本就沒想打,完全是印度強加給的,所以硬著頭皮上陣,現在手頭雖然有美式裝備但不讓用,雖然僅僅幾天,巴基斯坦也是元氣大傷。
1.打人就要打痛。有專家認為,這次巴基斯坦選擇了“見好就收”,最后被印度偷襲,實際上這在戰爭中低估了敵人的實力是很致命的,同時要做好自己的防御體系。
2.提高軍事實力,需要不斷總結戰爭規律。毛主席曾說,歷史上的每一次戰爭都有古人總結的規律。正所謂萬變不離其宗,一定要善于總結。
這場戰爭不僅驗證了中巴軍事合作的有效性,更暴露出巴基斯坦在裝備迭代、戰略縱深與體系協同上的潛在短板。若要徹底擺脫印度的戰略壓制,巴基斯坦就要好好想想了。
這讓巴基斯坦不得不總結自己,面對印度"陣風"戰機與"布拉莫斯"導彈的雙重威脅,巴基斯坦需將紅旗-9P遠程防空系統的部署密度提升至每萬平方公里2個連,并加快引進紅旗-9C(射程300公里)以覆蓋印度全境。
在現代戰爭中,體系整合能力往往比單純的裝備數量更具決定性意義。或許未來,遠程空戰將成為主流,巴基斯坦只有吸取教訓,總結經驗才不會被欺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