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周受資和妻子高偉晏共同出席Met Gala。這對夫妻什么都不用做,只要站在那里,就是精英感的代名詞。
在這之前,創一代的精英男會選擇什么樣的老婆?
是一二線的女明星網紅,漂亮年輕還有名氣,譬如劉強東和章澤天。
是溫柔小意勤儉持家的全職媽媽,比如任正非的太太姚凌,幾乎不怎么出現在公眾視野中,一心一意幫著任正非穩定好大后方。照顧子女,穩固家庭。
大多數會選出身中產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伴侶,兩個人攜手并進,創造商業帝國。
或許,周受資可以精準詮釋最后一項擇偶思路。
周受資和太太高偉晏,應該算得上是罕見的雙強組合,兩個人沒有東風壓倒西風或是西風壓倒東風,更沒有誰強誰弱誰必須因為對方的光芒退讓收斂。
這對璧人,是如何走到一起的?
1.精英情侶相識哈佛
1983年,祖籍潮汕的周受資出生在了新加坡。剛出生時,他的家境還不錯,母親是個會計,父親則經營一家建筑公司。就算談不上多富,至少日常生活無虞。
而且運氣更好的是,在他出生后沒多久,父親就得益于新加坡的政策扶持,大力發展建筑行業。他變成了“國家富二代”。
幼年時期的周受資,順其自然擠進了精英云集的南洋小學,隨后又順利進入華僑中學就讀。直到12歲,那一年父親生意失敗,一夜之間,他從富二代成了貧二代。
但周受資的父親并沒有放棄孩子的學業,甚至更加用心栽培兒子,希望他能接棒重振旗鼓。(題外話:可見后代教育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周受資也是在那一年起,家道中落讓他悟出,只有知識能打破階層枷鎖。
除了參軍的那幾年,周受資幾乎一路都泡在名校的知識殿堂里,教育履歷耀眼,22歲從倫敦大學學院經濟學系畢業,隨后殺入高盛投行部,成為交易大廳最年輕的亞洲面孔,隨后,又前往哈佛進一步進修。
從寒門少年,到新起之秀,周受資完成了精英教育以及原始能力積累。可以說是靠自己完成了逆襲的第一步。
和周受資不同,同一時期的高偉晏就顯得輕松許多,她應該稱得上是家族托舉起來的子女。
她家境不錯,中國臺灣人但出生成長都在美國,父母是大學教授,雖然不算超級富二代,但已經是典型的高知家庭移民后代,家境必然差不到哪里去。
2000年,她進入美國頂級文理學院韋爾斯利學院攻讀經濟學與中文。
這一階段的教育不僅賦予她扎實的學術功底,更塑造了她敢于挑戰性別桎梏的魄力。
本科畢業后,她也進入高盛投行工作四年,后選擇攻讀哈佛商學院MBA。
也就是在這里,她遇到了同樣在哈佛的周受資。和扎克伯格和老婆的相遇類似,兩人相識相戀的起點和圈子就超越了一般人。
2.反傳統的相處模式
和一般的富豪不同,大多數家庭實現階層跨越后,都會變更家庭關系模式為:男主外女主內。
但周受資夫妻卻截然不同。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這兩人,那就是職場雙星,互為后盾的戰友關系。先來說周受資,在哈佛攻讀mba期間曾在faceboook實習,深入接觸硅谷互聯網模式。
2010年,周受資加入俄羅斯投資基金DST Global任合伙人,成為連接中俄資本與科技企業的橋梁。在那里,他主導或參與多項標志性投資,比如說2013年推動DST以5億美元購入京東8.8%股份,成為其早期重要股東。
2011年起,連續三輪投資小米,累計注資超10億美元,推動其估值從初創期躍升至百億美元。
2013年主導對今日頭條的B輪投資,與張一鳴形成長期合作關系。
2015年,他受邀加入小米任CFO,正式開始了他的商業布局,并因成績卓著在2020年成為了小米最年輕合伙人。
但這都只不過是開胃小菜,2021年,是他命運的轉折點。
他放棄了“小米準接班人”的身份,轉頭加入字節跳動任CFO,一個月后臨危受命兼任TikTok CEO。
最終成功推動TikTok Shop在美國實現11億美元GMV,應用內購收入超40億美元,超越Instagram等競爭對手。
自此他走上了Tiktok的征程,2023年聽證會冷靜應對美國兩黨質詢,成為“頂流CEO”。
周受資已然成為了資本。
再來說高偉晏。
22歲拿下劍橋法律與金融雙學位,攻讀MBA期間加入了初創公司Better Place,3個月就從實習生做到了cfo,創下跨國公司最年輕財務掌門人紀錄;
除此之外,她的投資能力也一騎絕塵。2011年,她在chope擔任總經理,chope是一家初創公司,沒有資本積累,但她卻輕而易舉做到讓該公司一年內囊收百萬用戶。隨后加入初創企業welab,成功為公司獲得2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
2021年起,她又擔任了香港新鴻基的獨立非執行董事,新鴻基很耳熟吧,創始人是郭得勝。同時還是著名家族管理投資公司tamarind global的首席執行官。
2014年,她還被選上《硅谷商業雜志》評選的科技行業百大女性。
哪怕是生育期間,這位“時間管理宗師”也沒有絲毫放松對事業的管理。甚至流傳著“高董哺乳間隙修改招股書”的傳說。
目前,高偉晏仍身兼數職。
兩個人無論單線還是并行,各自都是世俗定義下的高精尖人才。
很久之前流傳過這樣的優秀女性,如果回歸家庭太虧了之類的論調。
是啊,刻板印象里周受資如此成功,養活妻兒的重任好像理所應當交到他手里,妻子再如何優秀也會被當成他的附屬品。
但這對反操作,沒有延續常規模式的婚姻關系,反而彼此成就,互為后盾。
3.精英夫妻模式新范本
如果說周受資和高偉晏的結合有什么意義,那一定就是打破了傳統商業精英婚姻的刻板印象。
傳統概念里的精英婚姻是如何的?
貝索斯與麥肯齊的離婚協議以380億美元刷新財產分割紀錄。
是默多克與鄧文迪的離婚拉鋸戰。
是比爾·蓋茨夫婦分手時對1300億美元資產的分割計算。
當豪門婚姻屢屢上演"天價分手費"的商戰劇,當"各玩各的"成為一種婚姻常態,周受資夫婦卻展示了婚姻的不同可能性。
不同于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他們搭建起了真正的戰略同盟關系。
雖然現階段未公開直接合作主導具體的商業項目,但兩人的職業互動與資源協同體現了深層次的合作關系。
兩人均出身于高知家庭,接受頂尖教育。
像周受資畢業于哈佛商學院,高偉晏則出身法律世家并深耕投資領域,他們的婚姻從起點便具備了“強強聯合”的特質,是另一種形式的門當戶對。
這不僅體現在個人能力的互補,更在于雙方家族背景與行業影響力的深度捆綁。
周受資作為全球科技領域的頂尖操盤手,其職業軌跡覆蓋投行、科技巨頭與跨國企業治理,而高偉晏則在法律與投資領域積累了大量政商資源。這種結合本質上構建了一個橫跨科技、資本與政策的資源網絡。
這背后的深層次聯系可以理解為,周受資的商業決策可通過高偉晏的行業洞察獲得風險對沖,而高偉晏的投資版圖亦能借助周受資的科技前沿視角捕捉先機。
知情人士透露,兩人常在家中召開"緊急作戰會議",從稅務籌劃到風險預判,議題覆蓋商業決策全鏈條。
再換個角度,高偉晏其實等于是周受資再好不過的一張社交名片,很像是劉強東和章澤天的組合,妻子學歷高,社交屬性強,對外來說是一塊巨大的金字招牌,絕無替代性的夫人名片。
但高偉晏,其實比章澤天更高階一些。
章澤天的公眾形象強化了劉強東的個人品牌,而劉強東的資源則為章澤天提供商業跳板。
高偉晏與周受資的關系更接近“戰友”,共同應對外部挑戰,而非單向依賴。這種共生關系其實比起章澤天單一的對外屬性來說,會更有安全感。
舉個例子,早先明州事件后,章澤天的社交屬性就失去了作用,明珠蒙塵的在異國堅守。
但如果事情換到周受資夫妻身上,丈夫即便暫時遇到困境,還有妻子接力前行。
兩人既非依附型"老板和老板娘",也非各自為戰的同行者,而是構建起真正的戰略同盟,打造出極具穿透力的"1+1>2"作戰體系。
沒有誰成全誰,沒有誰給誰讓步,而是各自在自己的領域閃閃發光,又能彼此協助互相托舉。
其實聊到這里,可能很多人覺得把家庭當做一個公司去經營,目標不是如何讓對方更愛自己,而是如何讓事業攀升,似乎太過理性。
轉而提出疑慮,周受資愛高偉晏嗎?當然毋庸置疑,周受資和高偉晏其實都是傾注了巨大的心力在家庭上的。
兩人一共有兩個孩子,周受資沒有像傳統成功男士一樣,動輒拿自己的收入說事,讓妻子“喪偶”,讓孩子“失父”。反而很珍惜陪伴親人的時間,他會在辦公桌上擺放全家福,不管工作多忙都會帶著孩子去看演唱會,堅持向妻子報備行程。
甚至接受Tictok任命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可以回到新加坡和家人多多團聚。
高偉晏當然也不是甩手掌柜,她在家庭和工作里找了個平衡點,工作之余也能顧得上孩子。
她曾經說過,家里有人撐著,她更有干勁。
比起犧牲一個人成全另一個,關系走到哪里全看對方良心這種模式,他們是典型的共同成長,同前進同后退的方式。
這種戰友關系粘性更高,哪怕激情衰退了,但共同組建家庭的合作共贏一定是存在的,比任何法律條款都更能抵御人生的無常和颶風。
可能有人說,這樣的夫妻關系是不是太現實了?
但事實就是如此,到了一定年齡才能發現:荷爾蒙轉瞬即逝,真正長久的婚姻,恰恰生長在務實的土壤里。
他們也證明了頂級精英不必在婚姻里扮演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當兩個足夠強大的靈魂停止計算沉沒成本,反而能在事業共生中孵化出超乎預期的增量價值。
不必效仿蓋茨夫婦用基金會綁定利益的冰冷理性,也不必重復LV集團太子妃式的階層躍遷劇本。
頂尖人才更需要學著用管理企業的方式經營婚姻,用風投眼光看待共同成長的紅利,互利互惠,安穩夯實。
就像周受資和高偉晏,不制造世俗定義的浪漫奇觀,卻讓每個利益相關方都成為贏家,在并駕齊驅中走向更遼闊的疆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