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文|萬象硬核
編輯|萬象硬核
?——【·前言·】——?
2025年5月8日,大河報報道,河南周口的一位中醫在路邊發現了一種極為罕見的植物,一共只有7株。
一般生長在路邊的植物,人們都會默認是一些野花野草,再尋常不過,也很少有人會去關注這些不起眼的植物。
然而在近幾年的植物調查中,很多珍稀植物甚至是曾經“消失”了很多年的植物恰恰就藏身在這里。
這次這位中醫發現的植物頂上盛開著一串紫色的花,在普通人眼中他的外貌并不怎么出眾,但是這位中醫卻一眼發現了它的不同,是一種很罕見的野生藥材。
那么這究竟是一種什么植物呢?
?——【·發現7株·】——?
發現這一罕見植物的人是一名姓楚的醫生,他從事中醫已經有20多年了,對于中藥材十分熟悉,開放抓藥不在話下,有時他也喜歡自己到野外去收集一些中草藥。
中醫是中國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很多尋常人眼中的野草都是可以入藥的藥材,在古時候,大多數人家都認識一些常見的中草藥,也有很多人家會專門炮制藥材售賣,賺錢補貼家用。
不過現在人們對于這些都比較陌生了,楚醫生表示,現在的很多中藥材都是人工種植的,只有少數還要從野外采摘。
不過他還是喜歡有空的時候自己去野外采摘一些常見的中藥材,這些一般要比人工種植的藥用價值更高。
在五一假期期間,他就來到了周口的鄲城縣石槽鎮,在這里流經了一條河流,名叫新蔡河,是一條比較古老的河流。
在河流的兩岸植被很豐富,并且絕大多數都是野生的,其中就很有可能會存在一些具有藥用價值的植物。
在5月5日的上午,他來到了附近的一座橋頭,因為靠近水源的緣故,這里的植物格外茂盛,于是楚醫生就想下車看看有沒有什么藥草植物。
在走了大約50米最后,他注意到了路邊幾株開著紫色花朵的植物,經過仔細辨認之后,他確認這是丹參。
丹參也是一種比較珍貴的中藥材,有些人也會專門種來賣錢,楚醫生發現附近有村民在干活,就上前打聽了一番,都說這里的植物不是人工種的。
而且這種開紫花的植物只有零星的幾株,人們要種肯定也會種一小片,并且這里的環境也說不上好,有很多雜草,一般人們是不會在這里種東西的。
雖然村民這樣說,但是楚醫生為了進一步確認,還是扒開了其中一株的根部,從它的外觀,顏色等多個方面又仔細觀察了一番,確認這就是野生的丹參。
這令楚醫生十分欣喜,身為一名中醫醫生,他不僅對藥材的藥性和藥用價值了如指掌,對藥草植物的生長習性也多有了解。
像是野生丹參,一般在山區都很少見,這次能在平原地區發現更是罕見。
楚醫生猜測,這7株野生丹參很有可能是某些鳥類傳播的種地或者遷徙路上無意中銜來的根莖落在了這里,正巧這里的環境適宜,才生長了起來。
之后楚醫生還用自己隨身帶著的礦泉水瓶子去河里灌了河水,給這幾株野生丹參都澆了水。
?——【·丹參·】——?
丹參是唇形科鼠尾草屬植物,是我國傳統常用中藥材之一,因其根色紫紅,又被稱為“紅根”、“紫參”,作為中醫的常用藥材,丹參在古代醫書中早有記載,廣泛用于多種疾病。
野生丹參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通常在30到80厘米之間,整體外形較為纖細。
植株根部發達,呈圓柱形或不規則分枝狀,皮部紫紅色或磚紅色,斷面木質部黃白,油潤有光澤,是主要的藥用部位。
莖直立,葉對生,花序頂生或腋生,具短總狀花序,小花多而密集,花冠紫藍色至藍紫色,呈唇形,花期集中在5月至7月之間,結果期在7月至9月。
野生丹參的一個顯著特征是其整體較人工栽培種略矮小,根部較細但香氣更濃,藥用有效成分含量更高。
野生丹參多生長在我國中部及西南地區的低山、丘陵、山地草坡、灌叢或林緣地帶,尤其在黃土高原南緣、秦嶺—大巴山區、四川盆地邊緣、滇黔山區、以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地有一定分布。
它喜歡溫暖濕潤、光照充足的環境,對土壤要求不高,耐貧瘠,但在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壤土或砂壤土中生長更旺盛。
由于其生態位多為半陰坡地或林下空地,野生種群常較為零星,分布不集中,這也增加了其資源保護的難度。
過去由于其廣泛的藥用價值和較高的經濟效益,野生丹參曾長期遭遇過度采挖,尤其是在一些經濟較落后地區,當地居民為謀生計無序挖掘,致使野生資源急劇減少。
此外,由于環境污染、土地開發和退耕還林等活動,大量野生丹參的生境被破壞,其生存面臨巨大壓力。
目前,雖然尚未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但在部分地區,野生丹參已被地方列入瀕危或需要保護的中藥資源。
為緩解野生丹參資源緊張的問題,近年來我國在多個省區開展了人工栽培研究與推廣。
人工丹參種植周期短,成本較低,成品質量也在逐漸提高,不過,由于野生丹參的藥效成分更豐富,仍然存在對其盲目采挖的情況,因此,還需加強保護意識,推動野生丹參的原地保護。
野生丹參作為我國特有的傳統藥用植物,其寶貴的藥效價值與生態意義不可替代,唯有加強保護、合理開發,才能讓這株“紫色良藥”在青山綠水之間持續綻放。
參考:
大河報《平原地帶較為罕見!周口中醫路邊發現紫花野丹參》,2025-5-8
貴州省農業農村廳《丹參栽培技術》,2017-4-2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