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考察時強調,要從自身實際出發,扎實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推動興業、強縣、富民一體發展,為我們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市委十一屆十次全會提出,要在推動興業強縣富民一體發展上作出新貢獻。貴陽各區(市、縣)要立足本地優勢,提升縣城綜合承載能力,激發縣域經濟發展活力,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
推動興業強縣富民一體發展,興業是基礎??h域要發展,關鍵靠產業,沒有產業的大發展,就沒有縣域經濟的大提升。我們要發展現代山地都市高效農業,因地制宜發展種植、養殖、加工、流通、農旅及其他服務業,重點發展現代種業、農產品加工業、山地小型農機產業;發展現代工業,指導區縣聚焦“一主一特”動態調整、滾動實施產業“兩圖兩庫兩池”,提升省級開發區投入強度、產出密度,推動產業集群發展;發展現代服務業,重點推進現代金融、現代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加快發展文化旅游、現代商貿等生活性服務業,積極發展第四代住宅、避暑旅居等新型地產。
推動興業強縣富民一體發展,強縣是支撐。縣城地處“城尾鄉頭”,縣城功能越強,對縣域經濟的促進作用就越大。
我們要增強輻射帶動功能,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促進產城融合、城鄉融合,提升縣城品質;增強人口聚集功能,堅持建好縣城轉移一批、抓好開發吸引一批、做好產業集聚一批、搞好服務回流一批,完善“卡、錢、戶、房、崗”人才政策;增強公共服務功能,推動縣域基礎教育學校布局優化與質量提升,提升鄉村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加大崗位、車位、床位、學位“四位”供給,做好“一老一小一低一貧一弱”重點人群服務保障。
推動興業強縣富民一體發展,富民是目的。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最終要體現到增進民生福祉、促進共同富裕上來。我們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幫扶和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兩項政策”銜接并軌,做到開發式幫扶、兜底保障、專項救助緊密銜接,深化“六條路徑”盤活低效閑置資產;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推進“四在農家·和美鄉村”建設,因地制宜發展主導產業,抓好農村“五類人才”建設,豐富鄉村文化生活,深化農村“五治”工作,推進“兩清兩改兩治理”;促進群眾增收致富,聚焦“四項收入”,多措并舉增加城鄉居民收入。
郡縣治,天下安;郡縣富,天下足。只要我們緊緊抓住縣域經濟這個“牛鼻子”,在因地制宜上下功夫,在優化布局上花力氣,在技術創新上出實招,定能以“強縣城”服務“強省會”,為貴陽貴安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貴陽日報評論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