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教育配套和“政企讓利”政策,構建起引才留才的“幸福港灣”;太陽湖濱河公園的瀲滟波光與麥架河生態廊道交織,形成“下樓即公園”的“5分鐘綠色生活圈”;“企業之家”服務大廳里,“園區事園區辦”讓企業辦事不出門……
如今,貴州科學城正以“住房保障+生態賦能+政務提速”的創新實踐,讓人才真正“留得住、融得進、能發展”,在湖光山色間激蕩出科技創新的澎湃動能。
貴州科學城科技人才小鎮一角。 貴陽高新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安居樂業中“筑”就幸福家園
貴州科學城科技人才小鎮被居民稱為“科學城后花園”,小鎮步道旁設有健身器材區、兒童游樂場和休憩涼亭,為居民提供豐富的戶外活動空間。
據了解,為做好招才引智安居保障工作,貴陽高新區按照“政府讓利、企業微利、人才得利”原則,規劃建設了5個人才小鎮,通過不斷升級設施,提升居住品質,打造宜居場景,為轄區各類人才提供全新的居住體驗。貴州科學城科技人才小鎮正是其中之一,該小鎮規劃住宅6000余戶,已配套甲秀小學高新分校、天一幼兒園等教育資源,今年還將開工建設公立初中貴陽一中科學城中學,進一步優化教育配套。
“小區內綠樹成蔭,健身設施、運動場、圖書吧和休閑吧等一應俱全,為生活增添了便利。更令人欣喜的是,學校就在家門口,方便孩子就近入學。自從搬進人才小鎮,不僅通勤時間大幅縮短,生活品質也顯著提升,我們一家非常喜愛這里的環境。”貴州科學城科技人才小鎮居民張建平滿意地說。
為了讓人才實現安居,貴陽高新區出臺了《人才小鎮人才住房管理暫行辦法》《高層次及急需緊缺人才認定分類目錄》等配套政策,構建集獎勵、銷售、租賃、補貼于一體的住房政策體系,將“教育+、產業+、科技+、環境+、城市+”等要素納入人才小鎮,加強公共服務、生活服務、產業創新服務等綜合配套。
同時,貴陽高新區還根據貴州科學城的產業布局,在南部、中部、北部打造了多個人才保租房項目,把人才的“關鍵小事”作為“頭等大事”。
在位于貴州科學城南部的新欣佳苑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建設現場,塔吊林立,機器轟鳴,工人們正緊張有序地進行主體結構施工。據項目負責人介紹,該項目總占地面積41畝,共修建1417套住房,預計2026年8月竣工。
“貴州科學城的保租房項目加起來共有9000多套住房,能供2萬余人入住,目前已有近3000套修建完成,1000余套成功出租。針對園區企業員工,租金將按照市場價8折進行定價,讓更多人才在貴陽高新區能夠留得住、融得進、能發展。”貴陽高新區生態建設局副局長楊林介紹。
湖光山色間“催”生創新動能
“我到貴州科學城已經12年了,從最初的方寸之地到如今的升級擴容,這里日新月異的變化我都親眼見證。”Yaacov(中文名:雅科夫)是世界首位發現誘發白血病主要癌基因FLI-1的學者,也是貴陽國家高新區重點專家人才庫成員、貴州省天然產物研究中心教授。這位來自加拿大多倫多的科學家,除了專注實驗室研究,閑暇時總愛前往貴州科學城的太陽湖濱河公園、高科智谷梅園公園(城北梅園)寫生、散步。
為打造科學家的家園、創業者的樂土,貴州科學城依托麥架河生態廊道,精心打造了“太陽湖、羅格湖、青龍池”三大核心生態景觀,形成“一鏈兩軸五區”的空間布局。其中,太陽湖濱河公園作為科學城的生態名片,金甲廣場、古樹新韻等八大環湖景觀四季皆美,成為企業員工休閑放松的好去處。
此外,馬廠營山體文化廣場、高科智谷梅園公園等多元綠地,進一步豐富了貴州科學城的生態內涵,實現“下樓即公園”的綠色生活體驗。天一·觀山閱小區內公園、恒力·未來天驕健身場所等社區公園與人才小鎮配套綠地星羅棋布,構建起“5分鐘綠色生活圈”,充分滿足創客、職工和群眾的日常休閑娛樂需求。
正是憑借良好的生態基底與創業環境,這里成為科技人才眼中宜居宜業的首選之地。
中南大學貴州研究院的張欽禮教授對貴州科學城的生態環境贊嘆不已,他說:“貴州科學城將自然生態與科技創新完美融合,不僅顯著提升了工作效率,更讓科研人員在忙碌之余享受愜意生活。”
除了打造高品質生態景觀,貴州科學城在生態建設中還注重與城市功能深度融合。
區域內,麥架河生態廊道聯動數博大道、科學大道,串聯起科技創新策源區、小試中試熟化區等五大功能區,形成“生態屏障+產業發展”的協同格局;羅格湖片區作為擴容后的重要拓展區,未來將聚焦新興產業應用場景建設,進一步推動生態與科技的深度互動。
群眾在貴州科學城“企業之家”辦理業務。記者 楊蕾 攝
便民政務里“跑”出高效速度
當早晨九點的陽光透過玻璃幕墻灑進貴州科學城“企業之家”服務大廳,這里早已是一派繁忙景象。
在政務服務綜合窗口前,貴州慧測計量檢測有限公司的辦事員蔣藝說:“我們是一家為客戶提供儀器計量、檢測、校準以及技術咨詢與培訓的企業,每年都需要新建相關計量標準,且每五年還需申請考核復查。以前這類業務至少要跑一天,現在半小時就能搞定,效率太高了。”
這個看似平常的辦事場景,正是貴陽高新區探尋“園區事園區辦”的生動寫照。
走進貴州科學城“企業之家”服務大廳,現代化的辦事環境讓人眼前一亮,黨群人才服務、政務綜合服務、稅務綜合服務等窗口一字排開,前來辦理業務的人絡繹不絕。
為讓辦事群眾切實感受到“減材料、少跑路、省時間”的便利,貴州科學城“企業之家”聚焦企業發展全生命周期,制定下沉高頻政務服務事項,以及打造“五個一辦”“園區事園區辦”“高效辦成一件事”“幫代辦”等多元化服務機制,并抽調審批業務骨干現場駐點,提供“批前輔導、上門服務”,讓企業辦事更加高效便捷。
貴陽高新區行政審批局副局長曾梅介紹:“我們結合‘一區四園’的發展格局,設置了‘企業之家’1+2服務專區,以貴陽高新區政務服務大廳為主陣地,在貴陽國際人才城和貴州科學城設立兩個延伸服務點,讓園區企業真正實現‘辦事不出園’。”
自服務點建成以來,累計辦件2100余件,業務涵蓋企業開辦、信息變更、信用修復等企業全生命周期需求,受到了園區企業的廣泛好評。
同時,“企業之家”還提供“一對一”專員上門服務,通過組建“1+N”服務專員隊伍,提供個性化政務服務,將涉企服務延伸至項目現場、園區一線,讓企業辦事越來越便捷,著力提升企業滿意度。
記者 楊婷 陳佳藝 楊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