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在開陽縣宅吉鄉堰塘村的紅纓子高粱種植基地,農戶忙碌的身影與現代化的農業機械交織成一幅生動的農耕畫卷。
“技術員+安全員”現場指導。
近年來,開陽縣宅吉鄉立足資源稟賦要素,以市場為導向,鼓勵引導群眾積極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加快推動特色農業發展,確保農業產業提質增效,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帶領廣大種植戶走出一條農業增效、農村增美、農民增收的致富路。
“現在種高粱比以前輕松多了,過去需要人工一鋤一挖種下去,幾畝地要忙活半個月,費力又費時。現在有了這些‘鐵牛’幫忙,上百畝幾天就能完成播種!”基地負責人華成祥指著農機說道。
帶動周邊群眾務工并技術指導。
為確保高粱播種工作安全有序進行,宅吉鄉通過“技術員+安全員”雙軌制進行保障。安全員和農業技術員深入田間,對農機播種機株、行距指標等參數進行調試。GPS定位的播種機將株距誤差控制在2厘米以內。與傳統人工播種相比,機械化播種不僅速度快,還能保證播種深度和間距均勻一致,為高粱出苗整齊、生長健壯提供良好條件。
據悉,400畝高粱種植為訂單農業,是鄉黨委主要負責人親自領辦的全程機械化種植示范點,以收購價3.2元/斤與仁懷供銷社簽訂收購合同。預計畝產量800斤,畝產值2560元。同時帶動周邊20余名群眾每人增收3000元以上。
紅纓子高粱種植地。
下一步,開陽縣宅吉鄉將繼續聚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為目標,扎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夯實農業發展基礎,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文/圖 汪紅梅、付海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