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0剛在印巴一戰成名,國安部就抓捕出賣中國戰機間諜,不容原諒
小菲有點煩
印巴沖突里面,中國制造的武器殲-10C成為了關注的重點,強大的實戰能力讓不少國家心動。
可是隨著中國戰機在印巴一戰成名,也吸引了一些黑暗的勢力,5月11日,國安部就抓捕了出賣中國戰機機密的間諜,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中國戰機的“性價比之王”
5月7日,印度和巴基斯坦發生了空戰,其中巴基斯坦使用的是中國制造的殲-10C。巴基斯坦方面也表示,用殲-10C擊落了印度的戰機,其中還包含了三架法國制造的陣風戰機。
而這次中國制造的成名絕非偶然,它的前身殲-10A早在2006年就已服役,但彼時的國產戰機仍被詬病“發動機依賴進口、航電系統落后”。
轉折點出現在2018年,隨著國產渦扇-10B發動機量產和國產有源相控陣雷達技術突破,殲-10C應運而生。而出口型殲-10CE,則是中國軍工堆料狂魔的集大成之作。
渦扇-10B發動機推力達14.5噸,比早期俄制AL-31FN高出12%,且壽命延長至4000小時,徹底擺脫“心臟病”困擾。 機頭裝備的KLJ-7A雷達可同時跟蹤15個目標,并引導導彈攻擊其中4個;機身分布式光電系統能360度無死角監控戰場。
除了招牌的PL-15E和PL-10E導彈,殲-10CE還能掛載CM-400AKG超音速反艦導彈,對海打擊半徑突破300公里,堪稱“空中多面手”。
西方媒體總愛嘲諷中國武器廉價低質,但殲-10CE用數據打了所有人的臉,15億美元買36架,單價約4160萬美元。
對比之下,法國陣風單價2.4億美元,美國F-16 Block70也要8000萬美元。更讓買家心動的是售后服務,中方承諾提供終身技術升級和本土化生產線支持。
不過,殲-10CE的輝煌戰績也引來了不速之客,有人盯上了中國的戰機。
其實2025年3月,原本劉某作為科研單位的工作人員,卻因為一些私信,和境外聯系泄露重要機密,所幸被國安部門及時攔截,并受到了應有的懲罰。此事暴露出一個尷尬現實再嚴密的軍工體系,也防不住“人心漏洞”。
直播泄密
5月11日,央視報道,網絡主播直播戰斗機試飛,引起了境外間諜的注意。趙某的故事堪稱現代版好奇害死貓,這位某平臺擁有80萬粉絲的軍事博主,原本只是分享戰斗機模型測評。直到某天,他發現自家陽臺正對某軍用機場跑道,于是靈機一動想要用直播真機起降,流量不得爆炸。
最初幾次直播確實讓他漲粉十萬,但問題也隨之而來,評論區頻繁出現熱心網友要求拍攝特定角度,其中有很多要求,拉近鏡頭看看垂尾編號、能不能拍到地勤裝彈過程。
趙某不以為意,直到一名自稱某航天科技公司總監的網友私信他,稱正在研發無人機追蹤系統,需要實戰數據驗證,每次直播給打賞5000元。
國安部事后披露,所謂總監實為某國情報人員。他們向趙某寄送了一套偽裝成戶外直播設備的信號采集器,可截獲戰機雷達頻段信號。
更陰險的是,對方以測試設備為名,誘騙趙某在特定時間直播,恰好對應某新型隱身無人機試飛節點。若非群眾舉報,趙某的直播間差點成了境外情報機構的實時監控屏。
普通人或許覺得拍個飛機能泄露什么?但情報分析遠非表面那么簡單,軍事機場的位置也會在視頻當中暴露。
從起降頻率可以統計某時段內戰機出動次數,可推測部隊戰備等級。而地勤人員聚集位置可能暴露彈藥庫或指揮中心坐標。
甚至垂尾漆面脫落程度能推斷戰機使用強度,進而估算維修周期。這些看似普通的畫面,在專業情報分析中都能拼出致命信息。趙某被處罰后委屈嗎?國安部的回應很明確國家安全沒有不小心,只有不能碰。
反華陷阱
32歲的王某是上海某醫療器械公司銷售,偶然在境外網絡上看到某頻道宣稱投資自由幣,年化收益300%,支持民主事業還能賺愛國錢!王某心動之余,偷偷挪用公款購入1萬美元自由幣,等待財富自由。
但他不知道的是,自由幣的服務器設在境外某反華組織總部,所有交易記錄均被用于洗錢和資助暴恐活動。更諷刺的是,該組織一邊收割王某的錢包,一邊在暗網出售他的個人信息,標價500美元一條。
國安部收網時,王某的投資早已歸零,還差點因泄露客戶醫療數據背上刑事責任。而21歲的沈某則是另一種典型,為了寫一篇標新立異的國際關系論文,他通過VPN登錄某境外論壇,結果被推送大量中國秘密研發基因武器、某領導人海外資產等謠言。
起初他還半信半疑,但平臺算法不斷強化這類內容,三個月后,沈某竟開始在班級群轉發美軍實驗室曝光中國病毒證據。
國安部介入后發現,該論壇由某國情報機構運營,專門針對中國年輕人實施認知戰,先用獵奇內容吸引流量,再通過心理暗示逐步扭曲受眾價值觀。沈某的案例絕非孤例,2024年,全國高校共查處類似案件127起,有人甚至因長期瀏覽此類內容患上抑郁癥。
這兩個案例的共性在于,境外勢力早把陷阱包裝成了福利。虛擬貨幣、獵奇內容、甚至學術資料,都可能藏著政治目的。普通人一旦被利益或好奇心驅使,輕則違法,重則變成敵對勢力的棋子。
殲-10C的空戰勝利,是中國軍工數十年厚積薄發的縮影;而國安部的重拳出擊,則揭示了另一個戰場上的殘酷現實,再先進的武器,也防不住背后的“暗箭”。從趙某的鏡頭到王某的轉賬,這些看似微小的舉動,實際都在試探國家安全的底線。
維護國家安全,從來不是喊口號。它意味著普通人得學會管住手,不拍不該拍的地方,不點不該點的鏈接,不信不該信的話。
要知道今天的獵奇視頻,明天就可能變成敵方的作戰地圖。殲-10C能在戰場上大殺四方,是因為它的每一顆螺絲釘都嚴守崗位;而我們要守護的國家安全,也需要每個公民在自己的位置上,當一個靠譜的螺絲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