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導報綜合報道 民進黨當局號稱象征“防衛自主嶄新里程碑”的臺軍潛艇“海鯤號”,原預計5月12日要進行首次出海浮航。卻有臺媒爆料,因“海鯤號”主機故障,臺海軍內部提議先用“電瓶”推進,甚至直指臺“海軍司令”唐華要求盡快海測,前召集人黃曙光堅持要按照程序,臺防務主管部門負責人顧立雄下令喊卡。另有臺媒指出,實際原因還是出在系統整合問題,卻有人刻意放話炒作,試圖將唐華拉下水,引發斗爭傳言。
依照臺灣自造潛艇建案節點,“海鯤號”原定4月海測(SAT),后來一度傳出5月12日要進行出海浮航,但至今尚未進行,引發各界關注。顧立雄今天(14日)接受媒體聯訪時稱,一切都以安全為最高要求,泊港測試(HAT)后才會進行海上測試。顧立雄更稱,沒有什么說什么要急著出海,或有任何其他考量,“媒體報道說要特別如何如何,這些都是純屬臆測,我們就是以安全為上,在適當時機自然會來進行海測”。臺媒追問“5月底前會有好消息嗎?”顧立雄則稱,現在沒辦法給確切時間。
臺灣“中時新聞網”報道,“海鯤號”確實預計在12日進行首次浮航,但實際上主要是系統整合仍出現問題,而非主機問題。主要是擔心一旦使用主機發電,會因電壓的問題,燒壞某些系精密統元件,因此唐華在周日臨時決定取消浮航。
據報道,知情人士表示,“海鯤號”并非主機不能用,而且潛艇使用電瓶時機,都是潛航時才會轉換動力,不可能會在浮航時使用電瓶動力,顯見爆料是在唬弄外界。據了解,臺海軍同意海鯤艦在12日進行出海浮航,只是替未來SAT海上測試進行暖身,同時會在浮航過程中檢視主機、液壓的系統運作狀況。戰斗系統也只進行基本的操作,在浮航過程中,將系統整備完整進行測試,通過后才會開始依SAT海上測試項目,進行各項目的測試。
知情人士表示,臺媒爆出臺海軍及臺船本來想出用“電瓶”來推進大軸及舵翼出海,且唐華也傾向快點出海測試補回跳票進度來保官位。顯然爆料來源完全是針對唐華而來,且意圖加深潛艦小組內部歧見。
臺“海軍參謀長”邱俊榮對于外傳“海鯤號”主機進水、艇船整合載臺管理系統完成檢測進度慢等缺失,曾經澄清“并沒有重大到沒辦法執行”。“海鯤號”現在主要系統均按照程序來實施相關的最后測試,測試過程中配合裝備調校,未達到驗測標準以及功能、性能部分。依照合約要求臺船更換必要料件、調校系統,持續達到最后備便。
據透露,臺海軍與臺船正日夜趕工,真正浮航時間,需要通過系統安全的測試后才進行,將會落在“5·20”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就職周年前夕,當作他就職周年的“政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