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本文前,麻煩各位看官點一下“關注”,感謝大家的支持。
本文所有內容均來源于可靠信息,在文章中會詳細說明。
前言
自從4·26“凱道”集會結束以來,國民黨和民進黨之間的較量已經毫無遮掩。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曾表示要在5月20日罷免、彈劾賴清德,如今距離兩黨“對決”只剩下7天時間。
就在這個緊要關頭,有消息傳出盧秀燕將參加國民黨主席的競選,這樣一來,賴清德最大的對手已然浮出水面。
那么,盧秀燕是否具備力挽狂瀾的能力?她對兩岸關系又持怎樣的態度呢?
國民黨的困境
目前,國民黨和民進黨的對抗已經完全公開化,民進黨發起的“大罷免”行動,目標直指國民黨。雖然之前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提出要“以罷制罷”,但在實際操作中效果并不理想。
由于準備不足,國民黨在罷免案中遭遇慘敗。近期,民進黨再次對國民黨展開一系列打壓活動,已將國民黨逼入絕境,用滅黨危機來形容國民黨現狀毫不為過。
隨著罷免案的不斷升級,民進黨公然動用司法手段,逮捕并羈押包括黃呂錦茹在內的多位國民黨高官。面對國民黨危急存亡的關鍵時刻,朱立倫不再退縮,開始動員民意進行反擊。
4月26日,在朱立倫的號召下,島內25萬民眾聚集在臺北市凱道,舉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反綠”“戰獨裁”集會。眾人在賴清德辦公室前高呼“賴清德下臺”的口號。
凱道集會結束后,朱立倫公開宣布將在賴清德就職周年之際,正式向臺立馬機構提出罷免彈劾案,并呼吁島內各地區共同發動罷免運動。
朱立倫表示,5月20日將是臺灣民主存亡的轉折點,無論藍綠陣營,只要是熱愛臺灣并希望捍衛民主與自由的人,都應該勇敢站出來。
盡管朱立倫喊出了響亮的口號,4·26凱道集會抗議也聲勢浩大,但依然無法阻止賴當局的打壓。集會結束后,賴清德不僅沒有收斂,反而直接指揮檢調,以莫須有的罪名對謝龍介、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等人展開地毯式搜查并扣押他們。
在第二階段的罷免聯署中,共有50名民代遭遇罷免提案,其中國民黨民代高達34人,而民進黨民代只有15人,還有1人是無黨籍民代。從數據上可以看出,國民黨已經失去了先機,始終處于劣勢。
目前,已有28名國民黨民代通過了第二階段聯署門檻,但民進黨方面仍是零。盡管距離第三階段還有20天,但從當前情況來看,國民黨很難扭轉局勢。相較之下,民進黨只需集中精力對付國民黨即可。
如今,國民黨處境艱難,很多人認為問題的根源并非民進黨,而是主席朱立倫。他的不作為導致了當前的局面,因此他難辭其咎。一時間,關于國民黨提前改選主席的聲音此起彼伏。
蔣萬安還是盧秀燕?
據悉,國民黨原計劃在10月之后改選黨主席,但由于罷免案風波的影響,國民黨主席選舉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大家都希望有一位能夠挑大梁的新主席。
在眾多討論中,臺北市長蔣萬安可能提前接任的說法在島內愈演愈烈。作為蔣介石的后人,蔣萬安的身份一直備受推崇。當前國民黨面臨諸多挑戰,民進黨的刀子已經架在脖子上。
蔣萬安在面對民進黨議員質疑時展現出強硬風格,與綠營正面交鋒。當朱立倫將賴清德比喻成“希特勒”引發爭議時,蔣萬安毫不退讓地回擊綠營,因此被寄予厚望。
近年來,像這樣市長帶頭抗綠的情況非常少見,所以大家把蔣萬安視為帶領國民黨走出困境的人。盡管蔣萬安被寄予厚望,但現實情況不容忽視,尤其是在關乎到滅黨危機的關鍵時刻。
據分析,蔣萬安提前接班雖有合理性,但也存在高度風險。蔣萬安雖然是蔣家第四代,也是國民黨派最年輕一代的代表人物,但他的從政經歷尚處于中期,是否有能力整合全黨還有待觀察。
相比之下,盧秀燕更被看好。據報道,盧秀燕計劃在第三階段罷免投票前,以“全黨危機存亡”為由參選國民黨主席。
據了解,盧秀燕今年64歲,出生于臺灣省桃園市。自2018年底當選臺中市長以來,她在2022年成功連任。作為一名女性,盧秀燕有著天然的親和力,島內民眾親切地稱呼她為“媽媽市長”。多年來,她的口碑一直很好。
在島內2025年的政治人物好感度調查中,盧秀燕的好感度遠超賴清德,位列第一,而賴清德僅排第四。無論是島內民眾還是黨內支持,盧秀燕都堪稱首屈一指。
從國民黨目前狀況來看,朱立倫和侯友誼都不是賴清德的對手,而韓國瑜又有要職在身,此時能挑起國民黨重擔的似乎只有盧秀燕。因此,盧秀燕被普遍看好,大家認為她是“狙擊”賴清德的最佳人選。
當前國民黨正面臨滅黨危機,此時傳出盧秀燕參選主席的消息,無疑能振奮士氣?,F任主席朱立倫得知此消息后,僅表示“很好,非常好,非常歡迎”,隨后便結束了采訪。朱立倫話語中的真誠程度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
對兩岸的態度
盧秀燕一貫行事低調,此前國民黨要員被司法羈押時,她并未第一時間表態,而是在隔天才批評賴清德。在4·26凱道集會上,她不溫不火的發言也讓一些人感到不滿。
此外,在兩岸關系上,盧秀燕僅在2019年訪港時表示,“九二共識”是兩岸關系和諧穩定的基礎。她認為兩岸之間不應有過多“限制”,應該通過經貿文化交流來進一步發展。
對于臺灣,盧秀燕在今年2月接受日媒采訪時稱,臺灣有自己的地位,不能成為任何政權的附庸,應實現全球外事交往。她的這番言論被解讀為想維持臺?,F狀。
其實,關鍵不在于盧秀燕說了什么,而在于她如何行動。如果她真的要參選國民黨主席并參加島內大選,就必須先明確自己的立場。
臺灣的未來之路
5月10日,一場主題為“中國式現代化與兩岸同胞福祉”的研討會在上海舉行。專家認為,盡管當前兩岸形勢嚴峻,但國家統一是大勢所趨,統一只不過是時間問題。在此期間,大陸要有戰略定力,臺灣則需要智慧判斷。
臺灣教授汪誕平表示,臺灣應將大陸視為家人,而非敵人,只有如此,兩岸關系才能和平穩步發展。如果賴清德繼續一意孤行,最終結果將是臺灣走向絕路。
而如果民進黨有所覺悟,愿意與大陸共同走上現代化進程的道路,共享一切成功,最終一定能夠走上康莊大道。
結語
賴清德將島內民眾的生活搞得動蕩不安,此刻對于國民黨而言,最重要的是團結一心,努力改變現狀。盧秀燕被寄予厚望,也讓大家對兩岸關系有了新的期待。希望盧秀燕不負眾望,為兩岸和平發展作出貢獻。
信息來源:
1.《傳盧秀燕將于三階罷免投票前表態選國民黨主席,朱立倫:非常歡迎》海峽導報2025-05-12 10:20福建
2.《國民黨陷滅黨危機,蔣萬安若不提早接班,可能等不到未來;蔣萬安:兩岸關系愈困難愈需要交流》2025-05-12 19:41·澳門月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