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張愛萍一家人正坐在電視機前吃飯,突然,電話響了,原來是秘書打來的,接通后,秘書說道:“您趕緊看看新聞吧,您被免職了。”
家人聽到以后趕緊換了頻道,果然,張愛萍被免去國務院副總理一職,家人們就像炸開了鍋,紛紛詢問這是怎么回事啊,此時的張愛萍表現的十分平靜。
面對家人的詢問,張愛萍緩緩的道:“不用擔心,我沒犯事,這是我提的要求,”隨后便起身向門外走去,臉上露出凝重的表情。
1. 人物經歷
新中國成立以后,張愛萍被授銜為開國上將,可見其軍功卓越,為中國革命做出巨大的貢獻,總的來說,他是將軍又是文人,在中國革命中書寫著自己的傳奇。
1910年的張愛萍出生在四川省一個農民家庭之中,那時候的社會極其黑暗,農民基本上沒有吃飽的時候,漸漸的,張愛萍的心中生出了反抗精神。
這種反抗精神是在他15歲上學的時候才被徹底激發出來,在達縣中學擔任學生會副主席,積極帶領著學生們進行革命運動,第二年,他就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團。
因為在團中表現積極,對于組織上的任務非常的出色,在他18歲那年,成功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此期間,他全身心投入到組織學生和群眾的革命活動中。
經常為革命事業四處奔走、積極動員,在當地掀起了一股革命熱潮,1929年,張愛萍接受組織的調遣來到了上海從事地下黨的工作,在白色恐怖籠罩的上海。
他冒著生命危險,秘密開展工作,傳遞重要情報,組織工人運動,但這個工作充滿了挑戰和危險,他曾兩次被捕入獄,在獄中,張愛萍堅貞不屈。
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始終嚴守黨的秘密,展現出了堅定的革命意志和高尚的氣節,之后便參加了中國紅軍,在紅14軍1師中擔任重要職位。
在每場戰爭中,他總是第一個沖在前線,作戰勇猛,即使自己身受重傷,只要是恢復了一點就著急到戰場上殺敵,如此高昂的戰斗意識一直鼓舞著士兵。
毛主席眼看張愛萍是個行軍打仗的好苗子,但空有一番蠻力,于是就推薦他到紅軍大學進修,在那里,毛主席是他的第一任教師,教授給他很多的軍事理論。
學成歸來之后便參加了紅軍長征,在關鍵戰役、戰斗中,張愛萍總是身先士卒,帶領部隊多次擔負軍團前衛和后衛任務,為紅軍主力開道,掩護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機關安全轉移。
2. 建國之后的生活
新中國成立以后,戰爭隨處可見已經沒有了,此時的張愛萍在其他崗位依舊發光發熱,繼續為中國的發展建言獻策,隨后,他便出任解放軍第7兵團暨浙江軍區司令員。
彼時,浙江沿海局勢復雜,國民黨殘余勢力時常襲擾,張愛萍迅速投入工作,整頓部隊紀律,提升士兵軍事素養,組織多次海防演練,嚴密布防。
在他的努力下,浙江軍區的防御能力大幅提升,有力地保障了沿海地區的安寧,讓百姓得以安心開展生產建設,1954年8月,張愛萍擔任浙東前線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迎來了一場意義非凡的戰役:江山島戰役,這是我軍歷史上首次陸海空三軍聯合渡海登陸作戰,難度極大,張愛萍精心籌備,親自勘察地形,反復研究作戰方案。
多次協調各軍兵種之間的配合,1955年1月,戰役打響,他坐鎮指揮,陸海空三軍緊密協同,僅用一天時間就成功攻占一江山島,迫使大陳列島的敵軍不戰而退,
解放了浙東沿海全部敵占島嶼,此役彰顯了張愛萍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和敢于突破的創新精神,也為后續的國防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
眼看張愛萍在國防方面有著過人的天賦,而此時中國的國防力量非常薄弱,就讓他先后擔任國防科委副主任、主任等職,深入科學試驗第一線,與科研人員并肩作戰。
就在“兩彈一星”的關鍵時刻,他多次擔任核試驗委員和現場總指揮,見證了核試驗的成功,他還親赴全國各地為第二炮兵和戰略核力量的建設勘察選址。
著力推動洲際導彈、潛地導彈、地球同步衛星的研制試驗,為我國國防力量的飛躍奠定了堅實基礎,可謂是為中國的發展貢獻了一生。
3. 成為助手
1980年,時光的痕跡悄然爬上了張愛萍的臉龐,此時的他已步入古稀之年,歲月不饒人,身體狀況每況愈下,精力和體力都大不如前。
但他仍堅守在工作崗位,肩負著國家賦予的重任,繼續為國防事業奔波操勞,長期高強度的工作,讓張愛萍的身體逐漸吃不消,時常感到力不從心的他。
意識到自己可能無法像以往那樣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務,更難以滿足國家快速發展對領導干部精力和體力的要求,經過深思熟慮,懷著對國家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
張愛萍決定主動向中央提出辭職,在辭職信中,張愛萍誠懇地闡述了自己的身體狀況,坦言無法再以最佳狀態為國家效力,中央并沒有直接同意他的請求。
想著他還能再干個幾年,不但沒有同意他的請求,反而還讓他擔任國務院副總理,看到這個命令之后覺得這個職位也是負責管理國防和軍隊的。
張愛萍就認為此時中國的發展很是需要人才,這個時候自己一走了之自己也會于心不忍,于是,他就在副總理職位上干了兩年,兩年之后深知自己的身體大不如前。
他再次向中央提出自己的辭職報告,這個時候的張愛萍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中央已經將自己的接班人培養出來了,而且中國優秀的年輕獎勵也需要一個職位展現才能。
如今自己已經干不動了,沒有必要占著這個崗位了,他言辭懇切地表達了希望將機會留給更年輕、更有精力的同志,讓他們能為國家的建設注入新的活力。
他雖有萬般不舍,但深知為了國家的長遠發展,新老交替勢在必行,遞交辭職申請后,張愛萍內心十分復雜,既為自己即將告別奮斗多年的崗位而感慨,又為國家未來的發展充滿期待。
中央收到他的申請后,高度重視,進行了慎重的討論和研究,張愛萍多年來為國家立下赫赫戰功,在國防領域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他的離開無疑是一大損失,但中央也理解他的處境和想法,這件事情很快被楊尚昆得知,他深知張愛萍的軍事才能,如此一來很很是可惜。
楊尚昆就對張愛萍說:你來當為的助手吧,隨后,張愛萍出任副秘書長,為中國選拔優秀的國防人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