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近期向日本增派一支F-35隱形戰機中隊,旨在強化對中國的軍事威懾:駐日美國陸戰隊第一航空聯隊向《新聞周刊》證實,現于日本共部署四個F-35中隊;
2025年3月初,美國陸戰隊已將原駐防于亞利桑那州尤馬陸戰隊航空基地的第214戰斗攻擊中隊(VMFA-214)所屬F-35B匿蹤戰機,部署至日本山口縣巖國陸戰隊航空基地。 近日,第一航空聯隊進一步表示,另一支原駐尤馬基地的F-35B中隊—第211戰斗攻擊中隊(VMFA-12)已于5月10日抵達巖國基地,加強印太區域的飛行作戰能力。此輪調依“部隊部署計劃”執行,旨在讓本土部隊獲印太作經驗。 VMFA-214仍駐巖國。
此前,巖國已永久進駐VMFA-242及VMFA-121兩個F-35B中隊,為西太平洋提供戰備。
場面上看,美軍部署F-35對中國、俄羅斯遠東地區、朝鮮的威脅極大:它們可以在美軍全球電磁/偵察網絡支援下發動突襲和偷襲,打擊敵對國家的主要戰術/戰略目標,消滅敵對國家海軍的持續作戰能力…特別是針對中國海軍航母打擊群和遠洋編隊;
美軍試圖利用海上航母優勢、日本本土基地F-35形成亞太火力網核心,克制中國海軍航母戰斗群和遠洋延伸空間—近日,美軍戰略轟炸機編隊前往中國黃巖島領空挑釁就是戰術演練;
如果在冷戰時期,這種戰略布局可以克制蘇聯海軍:畢竟蘇聯海軍水面艦艇打擊群缺少探測、打擊美軍航母打擊群和陸地基地群的能力,直到冷戰末期,蘇聯決策層才領悟航母打擊群的核心作用不是保護戰略核潛艇,也不是導彈武庫艦,可惜太晚了…當然,吸取教訓的中國不是蘇聯!
時至今日,中國海軍普遍裝備探測、打擊隱身戰斗機的雷達和防空導彈系統:包括衛星、預警機、地面反隱身雷達體系已經可以與中國海軍交換即時信息—這就讓美軍亞太地區基地的動態可以隨時被探查;
美軍在亞太地區的37個軍事基地中,有28個處于中國中程導彈覆蓋范圍。五角大樓兵棋推演顯示,即便投入全部西太平洋兵力,干預臺海的失敗概率仍高達73%。如果駐日本美軍若率先開火,日本本土98個美軍基地將立即遭到反擊,這種代價絕非日本能承受的!
此外,中國航母戰斗群結合配合陸基東風-21D導彈,可對1500公里內的海上/陸地目標形成立體打擊網—而且,通過殲-10CE痛扁陣風的戰績,美軍F-35系面對殲-20/35/10/16/15的聯合組團,它們不會比“陣風”擁有更高生存力;
當前,中國航母戰斗群普遍列裝射程1000公里以上的空面導彈,完全可以覆蓋美軍駐日的F-35中隊基地群:讓它們連起飛的機會都沒有。
為了體現中國戰斗機對美軍拒止能力,中國海空軍重型戰斗機頻頻阻斷美軍漸進式挑釁:包括美軍各種隱身戰斗機和艦載機在內—殲15DT體現了在體系支持下強對抗美軍艦載機的技術實力;
中國航母戰斗群還有一個差異性優勢:艦載隱身無人戰斗機。經過中國海軍多年驗證,它們上艦勢在必行,有了“加持股東”,殲15DT的戰斗力呈現幾何級增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