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靠上門做飯月薪近2萬?”“做飯阿姨卷到了新高度?”近日,一位網名為“阿綠”的女子在網絡上引起關注。
在杭州,阿綠幾乎每天都會穿梭于不同客戶的廚房,從早餐的煎蛋到晚餐的紅燒排骨,她的一天被精準劃分成6個忙碌的“烹飪時段”。對于自己的爆火,阿綠表示有些意外,她說:“我只是把愛好變成了生活”。
★從職場到廚房:阿綠如何“火”出圈?
32歲的阿綠畢業于漢語言文學專業,輾轉于公眾號運營、淘寶店主、烘焙工作室等多重身份,但始終沒有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職業方向。“在職場里,我討厭被規則束縛;做直播又覺得內耗嚴重?!彼寡?,“別人眼里,我大概是個‘不務正業’的人?!?/p>
去年底,阿綠辭去工作,轉行成為一名“上門私廚”。這份職業的靈感源于她多年的愛好——做飯。朋友總夸她廚藝好,她也喜歡帶便當與同事分享。于是,她花7天時間研究同行案例、設計服務流程,并在社交媒體發布廣告:“三菜一湯88元,四菜一湯118元?!钡诙?,第一位客戶便找上門。
來源:阿綠社交賬號
阿綠說,自己的客戶中90%都是20-35歲的都市女性,包括熬夜工作的自媒體博主、電商運營、凌晨剪片的短視頻達人。她們作息不規律,但渴望吃到現炒的熱菜。憑借高效服務和定制菜單,阿綠逐漸積累口碑,訂單如滾雪球般增加。
客戶評價,來源:潮新聞
幾天前,阿綠發布的做飯視頻意外登上熱搜。網友驚嘆“月入近2萬”的同時,爭議也隨之而來。
★網友質疑“日均6單”:是鐵人還是劇本?
視頻走紅后,網友對阿綠的接單效率提出疑問:“服務包含買菜、烹飪、清潔等全流程,幾小時接一單?通勤時間怎么辦?”有人實測發現,紅燒排骨等復雜菜品從備菜到出鍋至少需1.5小時,若客戶分散在不同區域,時間成本更難以控制。
面對網友對“日均6單”的質疑,阿綠公開了她的時間表。
?清晨7:15起床,7:30出門,乘地鐵1小時到第一位客戶家,準備早餐和午餐便當;
?上午9:30前搞定第一家,開始前往接下來的客戶家;
?午間連續轉場,靠三明治解決午餐;
?晚上8:00結束最后一單,全天工作約12小時。
此外,阿綠表示自己一周只休息半天,每周還有些團餐的訂單。
來源:阿綠社交賬號
與傳統家政阿姨不同,阿綠覺得自己更懂年輕人要什么,高效更是她的“殺手锏”。目前她已經形成了固定客源,很多都是一訂就訂一個月。這對阿綠來說也是“好事情”:能更固定也更好地利用時間。
來源:阿綠社交賬號
★“瑜伽褲做飯”引爭議:是博眼球還是穿衣自由?
隨著阿綠在社交平臺發布的做飯視頻增多,部分網友將焦點轉向她的穿著。畫面中,她常穿瑜伽褲和休閑裝,被質疑“靠外形博流量”。有人直言:“飯菜普通,人倒是挺好看?!钡灿腥肆νΓ骸按┮伦杂?,有規定做飯穿什么嗎?”“為什么男性創業就是‘拼搏’,女性創業還要‘自證清白’?”
阿綠說:“有流量是好的,但我沒有刻意地說為了流量去穿這個。因為我平時休閑的時候就是穿健身服,我衣柜里最多的就是這個衣服。”
來源:潮新聞
談及未來發展時,阿綠坦言自己的終極目標是打造一個純女性私廚團隊。在她看來,這不僅是商業擴展,更是解決一個隱秘痛點——絕大部分的客戶都是獨居女性,她們更希望廚房里站著的是能一起聊護膚話題的姐妹,而并不是單單解決吃飯問題的廚師。
★家長課堂
1.職業多樣性:阿綠將愛好變為職業,展現了新職業的可能性。可引導孩子思考,如何發掘自身興趣,并探索其轉化為職業的路徑?
2.網絡輿論:阿綠的爭議折射出網絡時代的信任危機??膳c孩子討論,如何在信息洪流中保持理性,避免被片面觀點影響判斷?
★大象新聞說
當下,不少年輕人在積極探索職業邊界。阿綠的爆火離不開高效與堅持,而爭議則折射出社會對新興行業的認知差異?;蛟S,我們不必急于評判“對錯”,而是該思考:當傳統職業觀念受到沖擊時,以何種心態看待打破常規的人?
互動話題
你對“上門私廚”這類新興職業怎么看?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
文章綜合自潮新聞,瀟湘晨報,紅星新聞等
★河南7人保送清華、北大;清華取消夏令營
★2025年同等學力申碩全國統考溫馨提醒
★鄭州大學,成立新研究院!
編輯:牛嬌娜 | 審核:靳暉 彭向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