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聚在一起,經常就會聽到有家長炫耀:“我們家孩子可厲害了,唐詩背了100首、200首,甚至300首,古文也背了好多篇,像《滕王閣序》《岳陽樓記》《將進酒》《定風波》這些古詩文,統統不在話下。”
我表面上肯定得夸:“哇,你家孩子真棒,知識積累太豐富啦!”但實際上我心里就琢磨,光會背有啥用啊?理解了嗎?這不等于白背嘛?
就拿《滕王閣序》來說,孩子會背了,可知道這文章好在哪嗎?知道人家結構咋安排的不?曉得王勃是咋靈活運用寫作手法的不?我都不用問,就知道家長和孩子大概率都不清楚。
其實真正學習文章,關鍵不在背下來,而是要深度分析。注意嘍,是深度分析!啥叫深度分析呢?
就是得琢磨這文章好在哪,作者是怎么謀篇布局、怎么構思的,又是怎么旁征博引的,還有各種寫作手法是怎么用來表達思想和觀點的。只有把這些問題都琢磨透了,才能真正抓住文章的精髓。
所以說,學習文章,會背真不是重點,重點是深度分析。要是只會死記硬背,不去深度分析,那真沒多大用處。也就默寫的時候能得個一兩分,又能怎樣呢?但要是會深度分析,哪怕不會背,也一樣能領悟文章精髓,還能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這才是學習的真諦。
肯定有家長覺得,背得多了自然就理解了。真的是這樣嗎?咱們從小到大也背了不少古詩詞和文章,可真的都理解了嗎?我就問,《將進酒》這首勸酒詩,它好在哪,能答上來不?
要知道,背誦靠的是記憶力,深度分析靠的是思維能力,這完全是兩碼事。可不是說背得多就會深度分析了。所以啊,家長們,別再讓孩子傻乎乎地光知道背古詩文啦。倒不如花點精力引導孩子對文章進行深度分析、探討和交流。當然啦,要是有家長說:“老師,我先讓孩子深度分析,再讓他背,這樣行不行?”
那當然行,這方法挺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