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9日,上海海事大學與中西非地區海事大學聯合舉辦的“物流管理”本科專業合作辦學項目(加納班)十五周年座談會在加納中西非地區海事大學舉行。副校長殷明及國際交流處、國際教育學院、交通運輸學院相關負責人和教師線上參會。赴加納授課的學校教師劉鼎、楊金花和鄭文家現場出席,與中西非地區海事大學海事研究學院院長納納·奧福索·博阿滕(Nana Ofosu-Boateng)博士、校方代表、校友及學生代表齊聚一堂,共同回顧合作歷程,總結辦學成果,展望未來發展藍圖。
上海海事大學和中西非地區海事大學會場
殷明代表學校致辭并回顧了兩校合作淵源。2008年,上海海事大學承辦“非洲海事院校校長培訓班”,與中西非地區海事大學建立聯系;2010年,在國際海事組織(IMO)和中國交通運輸部支持下,雙方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并獲中國教育部批準,成為上海市首個由中國高校頒發本科文憑的海外合作辦學項目,培養模式為“2+1+1”模式,即學生在加納學習兩年后,大三年級來上海學習實習一年,再返回加納學習一年畢業。2011年,學校派出首位教師赴加納開展教學工作。2023年,雙方再次續簽合作協議并優化培養方案。 上海海事大學連續選派專業教師赴加納授課,培養的346名畢業生覆蓋加納、尼日利亞、多哥等國,其中266人投身物流、貿易、中資企業及非洲教育領域,成為“一帶一路”倡議在非洲落地的踐行者和中非人文交流的紐帶。
中西非地區海事大學海事研究學院院長、上海海事大學校友納納·奧福索·博阿滕(Nana Ofosu-Boateng)博士表示,作為上海海事大學博士畢業生,能夠親歷并見證兩校合作的發展,倍感榮幸。他指出,該項目不僅是國際化教育的生動實踐,更為促進中非文化和學術交流搭建平臺,助力中西非地區青年提升專業素養與國際競爭力。他勉勵在校學生珍惜學習機會,充分做好深造準備,拓寬全球視野,同時期待兩校深化科研合作,增進友誼。 中西非地區海事大學教務處處長瓊斯·阿代·馬福(Jones Addai-Marfo)回顧十五年發展歷程。作為項目親歷者,他高度評價雙方務實合作,特別感謝為項目發展付出辛勤努力的各方人員。他寄語青年學子把握機遇,在全球舞臺綻放光彩。 學校赴加納授課教師代表楊金花分享執教感悟,為能夠參與項目深感榮幸,并感謝校方大力支持。同時勉勵學生勤學精進,期待在上海再續師生情誼。 在讀學生代表費絲·阿列·阿坦加(Faith Alieh Atanga)表示:“該項目是我求學旅程中極為寶貴的經歷,期待赴上海海事大學深造,親歷中國多元文化的魅力”。
未來,雙方將基于2023年續簽協議,圍繞四個方面深化合作發展。 聚焦前沿領域:深化數字化物流與綠色供應鏈等前沿領域的課程創新與聯合研究。 拓寬實踐平臺:對接跨國企業實習資源和就業渠道,提升學生全球競爭力。 深化人文交流:通過語言培訓、學生社團與校友網絡,加強人文交流與情感紐帶; 打造國際標桿:持續推進項目高質量發展,樹立跨文化航運物流人才培養典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