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發(fā)帖稱,這應該是全網欠款最少的老賴了!
僅僅只是因買賣合同糾紛,也僅僅欠900元,沒錯,是900不是9000,更不是90000,被人告上了法庭,而且拒不執(zhí)行,成了傳說中的老賴。
剛開始在網上看到時,以為至少是9000吧,仔細看看,竟然是900元。實在想不明白,什么樣的合同糾紛,竟然為了900元鬧上了法院。而法院也依法依規(guī)判了,執(zhí)行了且堂而皇之登上了網絡。
估計這小子也出名了。不過,這真有些不好評說,起訴,立案,繳費,開庭,搞不好還上訴,一套流程下來,估計法官也楞了。就900元,浪費多少資源,時間,人力成本不知多少個900。現在好了,連相貌,詳細地址都公之于眾了!兄弟,900元,不值啊!
- 這究竟是咋回事?
我們來看看該網友提供的信息。這是失信被執(zhí)行人的公開曝光臺。
洛陽市澗西區(qū)法院失信被執(zhí)行人曝光臺
執(zhí)行單位:澗西區(qū)人民法院
案號:(2025)豫0305執(zhí)33號
案由:買賣合同糾紛
被執(zhí)行人:…
執(zhí)行標的:900元
地址:河南省…二委南宋莊
從上述信息來看,確實讓人費解。一個900月的糾紛,哪怕打了官司,為何拒不履行,而讓自己登上失信被執(zhí)行人名單呢?無論如何,這都是得不償失的后果。
對此,有網友表示,不是所有的起訴了不還就是老賴。我見過有很多做局或者是套路稀里糊涂欠下的債,有的甚至是幾千萬的老板,最后家破人亡。做局或者是套路的那些人根本就不問別人要,直接起訴。好多收到法院的傳票都是一臉懵逼,這個世界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但有很多不是天經地義。比如說爛尾樓,有的還一輩子房貸,結果不知道自己的房子在哪里,還有莫名其妙的背了貸款。所以說不要動不動就認為,法院起訴了不還,就是老賴。
有網友現身說法,我現在也是欠銀行的錢。還真的一個月都拿不出來1-200塊錢。每個月要交的電話費都不知道哪里來。沒錢就沒工作沒收入。生活都困難的,估計也不止我一個。
- 據媒體報道,截至2025年3月22日,全國失信被執(zhí)行人存量高達852萬人,相當于歐洲瑞士、塞爾維亞等中等人口國家。
另據媒體報道,到2025年2月,全國累計有1627.05萬被執(zhí)行人(次)迫于信用懲戒壓力,自覺主動還債或與債務人和解。由此推算,全國累計公布失信被執(zhí)行人在2400萬人左右,約占全國企業(yè)和個體工商戶的13%;平均每7個市場主體有1人曾經上榜。社會普遍質疑“老賴”數量過多有悖常理,因為大多數民企經營者是講誠信的,希望把企業(yè)做好。
值得慶幸的是,2024年失信名單人數實現十年來首次下降,而今年一季度全國法院新納入失信名單39.42萬人次,同比繼續(xù)下降9個百分點。
總之,“老賴”少了是好事,說明誠信在慢慢修復。當然,誠信建設是長期任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特別是要加強法治教育,逐步完善社會誠信體系,讓失信者付出代價,誠信者得好處,繼續(xù)保持高壓態(tài)勢。
同時,法律也需要溫度,幫幫那些無力還債又真心想努力還債的人,讓他們重新開始。未來誠信建設任重道遠。除了打擊犯罪,還得從源頭上預防。政府、企業(yè)、社會組織和每個人都要努力。希望將來不再有老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