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羅石芊 圖據涼山州委宣傳部
5月15日,《再訪懸崖村》新書發布會在北京圖書大廈舉行。此次發布會由中共涼山彝族自治州委宣傳部主辦,四川省全媒信息傳播研究院、中共昭覺縣委、昭覺縣人民政府、涼山文旅集團協辦,以多元形式向全國傳播懸崖村的奮斗故事,展現了中國鄉村振興的時代畫卷。
新書發布現場
《再訪懸崖村》是一部紀實報告,從那些事、那些人、那些景等不同維度出發,集納了媒體記者、智庫專家以及鄉村振興親歷者沉浸式觀察一個村莊生活的跨越式變化、產業的接力式壯大、精神的破繭式蝶變的客觀故事,反映了近年來大涼山真實生動的發展樣貌。《再訪懸崖村》不僅描述了當地新生活、新奮斗的場景,更是提供了一扇讓大家讀懂中國鄉村偉大巨變的窗口。
懸崖村村民某色拉博介紹情況
書中特別聚焦產業迭代:從傳統種植到“天空之谷”文旅項目,再到滑雪教練、文旅講解員等新興職業的涌現,展現了懸崖村從“輸血式幫扶”到“造血式發展”的轉變。村民某色拉博從普通農民成長為國企員工的經歷,正是鄉村人才振興的生動縮影。
發布會上,涼山文旅集團黨委副書記龔志鋼與懸崖村“飛人”某色拉博圍繞“懸崖村的新面貌與村民新生活”展開對談。龔志鋼談道:“未來,我們將全力打造‘中國懸崖文旅第一目的地’,讓曾經交通閉塞、貧困落后的懸崖,變成涼山聯通世界、創造幸福的平臺。”
新書《再訪懸崖村》
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四川總站記者,白璐在書中《步步向暖 追光而行》一文深入剖析了懸崖村的“蛻變密碼”。她通過對比2015年與2025年的蹲點觀察,揭示了教育醫療條件改善、基層治理創新對鄉村發展的深層影響。“‘懸崖村’已不僅僅是一個地名,更是一種精神象征”,這一觀點也貫穿全書。
光明日報出版社社長、黨委書記潘劍凱在新書推介時表示,《再訪懸崖村》通過深度采訪和真實記錄,全景式呈現了懸崖村的發展歷程。書中既有記者一線見聞、專家模式探討,也有脫貧親歷者的心聲,是對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偉大實踐的生動見證,為讀者展現了一個立體、真實的懸崖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