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許昌的“殺魚姐”還在胖東來上班的時候,非常有名氣,每天在胖東來超市生鮮區找她買魚的隊伍排成隊。
她手持進口刀具,在自動消毒案板上熟練地分解各種魚類,那行云流水的動作,堪比一部動作大片,只見各種魚類的鱗片如雪花般紛紛從魚身落下,被切割成各種形狀的魚片如花瓣綻放,引得顧客駐足驚嘆。
但是就在此時,殺魚姐卻心生對胖東來的不滿到了頂點。她覺得胖東來的各種管理規章要求太嚴格了,凡是沒有按照公司規定要求做就會被訓斥,被處罰,她覺得心里很委屈,因為在整個生鮮區就屬她招徠的顧客多。
終于在某天清晨,她大喊一聲:“我受夠了,我要離職”。然后她全然不顧經理對她的挽留,她毅然決然的遞交了辭職申請書,辭職原因寫道:我想要換個更大的平臺。
經理在簽字的那一刻,最后又問了一遍殺魚姐:“你確定要放棄這份每月月薪9000,繳納五險一金,每年有30天帶薪年假,還有10天“不開心假”,每天工作七小時都不到,讓別人羨慕都羨慕不來的工作?”
沒想到殺魚姐卻毫不留戀,她認為憑自己的能力,月薪9000是限制了她的能力,她要出去在更廣闊的市場上找尋月薪超過1萬,甚至能達到月薪九千的兩倍,達1萬8那樣的工作。
殺魚姐篤定的對經理說:“我想好了”。
經理見挽留不住,大筆一揮就給簽了字。
離職后的殺魚姐跑到了比許昌更大的城市鄭州開始尋找自己的舞臺,但是現實卻給了她一記重錘。
她跑遍鄭州幾十家超市,都沒有找到一份比在胖東來更好的工作。要么有五險一金,但是工資連4000都不到;最高的一份工作月薪談到了6500,但是一天也不休息,每天工作時間超過了九個小時,最后,她想妥協進這里上班,沒想到對方嫌她年紀大,還不要她。
最后無奈的她只能在一個菜市場擺魚攤找了一份殺魚的活兒,老板工資只給她3200塊,其它的什么社保,帶薪休假,通通都沒有。
最讓殺魚姐氣餒的是,雖然殺的魚跟胖東來超市的魚是一樣的,但是她此刻啥魚的速度與利落方面比起在胖東來的時候差遠了,所以老板經常訓斥她殺魚的速度太慢,影響了效率。
到這一刻殺魚姐才明白,她之前的熟練的技術,不是她的真正本領,而是拜胖東來流程化的程序所賜。
殺魚姐那套讓人驚嘆的殺魚技術,是胖東來花費50萬元,請外邊專業人員培訓出來的結果。
胖東來為“殺魚姐”構建的不僅是一份工作,而是套精密運轉的系統。胖東來將殺魚分解為12個標準化動作,每個步驟誤差不超過5毫米;恒溫冷鏈系統讓魚始終維持在-2℃至2℃的最佳保鮮溫度;價值幾十萬的進口刀具每天由專人養護,刀刃角度精確到0.5度。這些隱形成本才堆砌出了殺魚姐令人驚嘆的工作效率:她每小時能處理30條魚,破損率低于0.5%。
這個系統里,每個崗位都是精密齒輪。當顧客因魚片厚度差異有不滿時,售后團隊會立即啟動“無理由退換”機制;當刀具出現微小的卷刃,設備維護組20分鐘內就會完成更換。正是這些看不見的支撐體系,讓員工殺魚姐得以專注展現專業技藝。
離職后的殘酷現實像盆冰水澆醒了她。社區超市的國產刀具每天要磨三次,案板縫隙滋生的霉斑需要用鋼絲球刷洗,冷鏈系統不過是臺老式冰柜。沒有標準化流程,她處理每條魚的時間從2分鐘變成8分鐘;沒有品牌信譽支撐,顧客為幾克重量差就能破口大罵。曾經引以為傲的刀工,在劣質工具前變得笨拙可笑。
更深的沖擊來自價值體系的崩塌。在胖東來,她的技術通過ERP系統轉化為可量化的績效:每月處理7200條魚,創造21.6萬元毛利。而社區超市的老板只關心“多殺幾條魚”,將她的勞動貶值為每小時13元的成本支出。這種落差徹底顛覆了她對自身價值的認知。
最后殺魚姐在這份沒有社保,福利待遇還減少,工資只有原先三分之一的工作面前認清了現實,那就是:
1.一個人的能力只有在一個好的平臺才能得以展現。是平臺成就了自己而不是自己成就了平臺。錯把平臺當成自己的能力,離開平臺后啥也不是。
2.一根捆螃蟹的繩子,如果離開螃蟹,那就只是一根草繩,一文不值。
3.再次證明一個道理,人的命運跟他自己的認知是緊密關聯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