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監測隊員處獲悉,位于房山大石河一處黑鸛巢穴孵化出三只幼鳥,北京的野生黑鸛種群數量正變得越來越多,保持在100只左右。
每年4月至7月,是黑鸛孵化幼鳥的時段。一些深山河流的峭壁之上,往往會出現這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身影。北京房山拒馬河、大石河森林植被茂密,魚蝦資源豐富,成為北京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巡護隊員重點監測的地段,因為這里每年都有黑鸛寶寶出生。
“大石河和拒馬河的多個巢穴都有黑鸛寶寶被孵化出來,我們的巡護隊員已經發現了它們的身影。”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李理告訴北青報記者,在被隊員編號為12號的大石河一處巢穴里,之前其實已經被棄用,沒想到今年又成為孵化幼鳥的地方。“大石河的12號巢穴剛剛被發現有三只黑鸛幼鳥,它們可以伸展翅膀活動了。”
黑鸛幼鳥由父母一起撫養,它們啟用了之前的鳥巢,說明這里的黑鸛種群正在逐步擴大。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在北京共監測到14個野生黑鸛巢穴,其中有4個幾乎每年都能見到幼鳥出生(包括拒馬河3號巢穴、大石河12號巢穴以及門頭溝和延慶的鳥巢)。
李理介紹,野生黑鸛在全球有3000只左右,在北京能夠見到的大約有100只,珍貴鳥類數量的增多,和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以及巡護隊員持續加強監測巡護分不開,另外也說明生態環境越來越好。“房山有大約80只野生黑鸛,延慶、密云、懷柔等區也有發現,種群會擴散得越來越多。”
攝影/李理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董振杰
(北京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