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五月
春未盡,夏初臨
我們將迎來
第九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
關于這一天
你知道多少?
2016年5月30日
全國科技創新大會 兩院院士大會
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在北京隆重召開
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題為
《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而奮斗》的講話
總書記指出
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加快各領域科技創新
掌握全球科技競爭先機
2016年5月30日,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這一重要講話
發出了向世界科技強國進軍的號召
為我國科技發展指明方向
廣大科技工作者為之群情激昂
為紀念這一歷史時刻
也為彰顯對科技工作者的崇高敬意
鼓勵廣大科技工作者牢記使命責任
2016年11月25日
國務院批準
將每年的5月30日
定為“全國科技工作者日”
為何5·30?
回望來時路
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
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只爭朝夕
交出了一份不負時代、無愧人民的答卷
1956年
當“向科學進軍”的口號
回蕩在祖國大地
“兩彈一星”橫空出世
首次實現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
我國的科技事業開啟了嶄新篇章
1970年4月24日,中國首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 圖為1970年初,科研人員在廠房內測試“東方紅一號”衛星。
1978年
“科學的春天”悄然而至
我國第一個南極科考站—— 長城站勝利建成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
“第一生產力”的前沿陣地
迸發出無限的生機與活力
1985年2月15日,中國在南極建立的第一個科學考察站中國南極長城站勝利建成。
新時代
科技工作者篤行不怠、 砥礪前行
不斷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力量
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中國天眼”(FAST)開放運行
嫦娥六號首次月背采樣
“中國高度”不斷刷新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成功落月的那一刻,74歲的葉培建(左一)靜靜走到嫦娥四號探測器項目執行總監張熇的身后,對她表示祝賀和鼓勵。兩代“嫦娥人”的手緊緊握在了一起。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智能高鐵跑出全球新速度
“天河”新一代超算
奪得世界圖計算領域桂冠
5G加速賦能千行百業
“中國速度”不斷提升
(圖源:人民日報)
“夢想”號探秘大洋
深地塔科1井萬米勝利完鉆
深中通道踏浪海天
“中國深度”不斷解鎖
石油人在擺放即將入井的套管等鉆工具。(圖源:科技日報)
南極秦嶺站崛起冰原
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祖沖之號”問世
中國“人造太陽”(EAST)實現億度千秒
“中國廣度”不斷拓展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工作人員對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進行升級改造(2021年4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黃博涵 攝
5·30
這個承載著黨和國家
無限厚愛、無盡厚望的日子
這個值得中國科技界永遠銘記的日子
成為了中國科技工作者的節日
它不僅是一個紀念日
更是信念的凝聚
是堅定不移走科教興國、人才強國
創新驅動發展之路的錚錚誓言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
這一天
不僅是致敬與表彰
還將是凝聚共識、擘畫未來的契機
“別人已經做到的事
我們要做到
別人沒有做到的事
我們也一定要做到”
那些驚天動地的瞬間
那些匍匐在地的誓言
那些上下求索的身影
我們不會忘!
人民不會忘!
2025年5月30日
值此第九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到來之際
我們向全國的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
來源:中國科協之聲
編輯:吳裕慧
一審:施新杭
二審:盧立明
▼金華市科學技術協會▼
地址:金華市婺城區雙龍南街811號
官網:jhskx.jinhua.gov.c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