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一步提升醴陵城市品牌形象?醴陵,何以長紅?醴陵,如何與世界對話?
5月15日,醴陵“城市軟實力”沙龍在醴陵陶潤會生活藝術中心舉行。
活動現場,醴陵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雷江華為政邦智庫理事長、鳳凰網政能亮總編輯、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兼職碩士生導師高明勇,《新京報》首席評論員、評論部副主編王言虎,瀟湘晨報社原高級專員、編委、湖湘地理原主理人歐陽烈丹,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編委、首席評論員、理論評論中心(觀潮的螃蟹工作室)主任王小楊四位資深媒體人頒發“2025醴陵城市觀察員”聘書。雷江華部長表示,期待通過四位“醴陵城市觀察員”有高度、有深度、有廣度、有力度、有溫度的作品,全方位、多角度地對外推介醴陵、宣傳醴陵。
活動現場,與會人員圍繞如何提升城市文化的影響力,一座城市如何“與世界對話”展開深入交流。
高明勇表示,上海與濟南分別代表了一二線城市探索軟實力的不同路徑,而醴陵作為縣域城市典范,其陶瓷、花炮兩大硬實力產業支撐與軟實力建設形成良性互動;聚焦醴陵百年國際化歷程,熊希齡1905年引進日本技術團隊革新陶瓷產業,醴陵具備與世界對話、國際化的基礎和基因。他還提出,在未來的醴陵故事講述中,應把醴陵放在更大的湖湘文化背景中。
王言虎認為,城市形象傳播,就是符號傳播。醴陵煙花和陶瓷產業大發展,是醴陵進行文化符號傳播的基礎。通過舉辦高規格煙花、陶瓷國際博覽會與國際接軌、掌握行業話語權,對醴陵樹立城市形象有重要意義。
醴陵市融媒體中心主任黎波表示,煙花、陶瓷兩大產業的支撐是醴陵長紅的底氣。他希望,醴陵能從“被看見”到“被看好”,將文旅爆點與城市產業深度捆綁,打造真正“品牌之都”。
醴陵市政協副主席、市文聯主席陳治平,醴陵市人大常委會二級調研員唐青柏以及醴陵市相關單位負責人、單位代表、媒體評論員代表參會。
瀟湘晨報記者 唐兵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