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2025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廣東主會場活動在在韶關召開。本次大會圍繞“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人類命運共同體、粵港澳大灣區等主題,聚焦“博物館與社會參與”“博物館文旅融合”“博物館建設運營趨勢”三大核心議題,開展創新對話。
活動現場。
來自全國各地的500多位博物館館長、專家學者及業界代表齊聚韶關,共同探討大灣區博物館高質量發展新路徑、新方法和新方向。
“大灣區博物館發展大會是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支持、粵港澳大灣區文博機構廣泛參與并支持的博物館交流合作平臺。”中國文物交流中心黨委書記、主任譚平表示,從三年前松山湖畔的首秀,到去年中山人文之地的進階,再到今年韶關雄郡之城的接力,三年來,大灣區博物館發展大會已發展成為專家云集、觀點前沿、行業引領的知名文博品牌活動。
會場外設立有數字體驗區、社教活動體驗區、展覽展示區等板塊。
大灣區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資源,400余座博物館星羅棋布,館藏文物超百萬件。從嶺南古邑的千年商道,到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見證;從近代革命的紅色記憶,到改革開放的創新基因,每一件文物都承載著灣區人民的精神血脈。
近年來,大灣區博物館界充分利用粵港澳大灣區政策經濟、區位地理、國際交流、人才高地等資源優勢,在文物展覽交流、文物活化利用、文旅融合發展、文博數字化、國際學術交流等方面取得顯著成就,為傳承灣區歷史文脈、建設魅力人文灣區發揮重要作用。
“現在去博物館的年輕觀眾很多,他們渴望用新的角度、創新的方式,去理解、去參與文化傳承。正如本次大會的主題,我們要面向未來,做好研究、保護好文物、做好展覽,促進大灣區的可持續發展。”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表示,未來博物館應開展更廣泛的跨界合作,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得更遠、更廣、更深。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
據悉,主會場活動持續兩天,其間將舉行博物館之夜暨啟動儀式、2025年大灣區博物館高質量發展大會、博物館與社區專題研討會、國內博物館建設運營趨勢發布暨南華寺博物院建設首輪專家咨詢會、張九齡主題展覽、博物館主題游徑首發團、廣東博物館講解大賽暨全國“博協杯”選拔賽等活動。
“古虞名郡 風度韶州”博物館之夜晚會在韶關劇院上演。
采寫:南都、N視頻記者 鹿筱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