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中國動力電池市場在高速增長中暗流涌動。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近日公布的數據,4月國內動力電池裝車量達54.1 GWh,同比猛增52.8%。
然而,在這份亮眼的成績單背后,頭部企業的競爭格局正悄然改寫:寧德時代市占率時隔18個月首次跌破40%,比亞迪、國軒高科等企業加速追趕,二三線廠商則在細分賽道中尋求突破。
寧德時代“鐵王座”松動
作為行業龍頭,寧德時代4月以21.2 GWh的裝車量穩居榜首,但其市占率環比下滑2.94個百分點至39.44%,創2023年11月以來最低水平。
從具體數據看,主要是市場對三元電池的需求萎縮拖累了整體增速。寧德時代三元電池裝車量市占率雖高達72.06%,但該領域市場規模同比下降6.3%,因此僅貢獻了企業總裝車量的三成。
與此同時,寧德時代在磷酸鐵鋰領域的優勢正被比亞迪快速瓦解:如今,兩者在該領域的市占率差距由年初的10.12%大幅縮窄至1.32%(寧德時代32.94% vs 比亞迪31.62%)。
依靠垂直整合模式帶來的優勢,比亞迪已在此輪競爭中盡顯鋒芒,其4月裝車量14.17 GWh中幾乎全部來自磷酸鐵鋰電池,市占率環比提升1.83個百分點至26.35%,與寧德時代的整體差距已經縮小至13.09%,創近18個月最低。
這一態勢與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也形成了呼應:其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達427萬輛,同比增長41.26%,自產電池的裝機需求因此得到持續釋放。
國軒高科逆襲,中創新航承壓
在動力電池企業第二梯隊中,國軒高科成為最大贏家,其4月動力電池裝車量達3.14 GWh,市占率同比提升2.12個百分點至5.85%,首次超越億緯鋰能躋身第四。
值得關注的是,國軒高科的海外戰略已初見成效:2025年一季度其海外市場動力電池裝車量同比增長108.2%,儲能業務收入占比也大幅提升。該公司在摩洛哥、德國等地建立的產能基地,使其海外收入從2023年的“二八開”優化至“三七開”,全球化布局初具雛形。
國軒高科20MWh高性能電化學儲能電池系統。
排名第三的中創新航雖以7.02%的市占率保持著Top3的位置,但其過于依賴三元電池的技術路線與市場趨勢漸行漸遠。盡管其4月動力電池裝車量環比增長1.87個百分點至3.78 GWh,但在磷酸鐵鋰已占據82.8%市場份額的背景下,中創新航與國軒高科的差距已從去年同期的3.51個百分點縮至1.17個百分點。
這一態勢也折射出不同企業在技術路線選擇上的戰略風險:當全行業向低成本、高安全的磷酸鐵鋰傾斜時,中創新航的“三元偏科”或成未來發展隱患。
頭部集中度下降,儲能賽道成新戰場
2025年4月動力電池市場的另一顯著特征是儲能賽道爆發。從數據中可以發現,“其他電池”(主要為儲能)銷量同比增長75.5%,在其推動下,國軒高科、欣旺達等企業的整體銷量增速較單一動力電池都有大幅提升。
寧德時代雖仍以26.9%的海外市占率領先,但其出口增速(53.6%)已被國軒高科的555.2%遠超,后者在巴西、東南亞等新興市場的布局正快速兌現。
在業內人士看來,當前動力電池行業的競爭,已從單一產能擴張轉向“技術路線選擇+全球化布局+商業模式創新”的多維博弈。
欣旺達的移動儲能車。
寧德時代的暫時失速,警示著過度依賴單一技術路線的風險,比亞迪的崛起驗證了垂直整合的競爭力,而國軒高科的逆襲則凸顯海外市場的戰略價值。
隨著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等新技術產業化臨近,以及歐盟《新電池法案》、美國IRA政策等外部變量加劇,這場關乎萬億市場的爭奪戰將出現更多變數。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胡雯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