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高語陽
5月13日至14日, 重慶市委書記袁家軍前往合川區、潼南區調研并主持召開推動渝西地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座談會 。 袁家軍指出,要完善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打通一體化發展中的堵點卡點,形成同心同向同行強大合力。
渝西八區包括江津區、合川區、永川區、大足區、璧山區、銅梁區、潼南區、榮昌區,身處重慶西部、成都東部,位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中部主軸上。在重慶向西、成都向東相向發展的背景下,渝西地區迎來發展機遇。
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重慶、四川兩地要緊密合作,不斷提升發展能級,共同唱好新時代西部“雙城記”。
根據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四川、成都正在奮力打造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川渝兩省市GDP由2019年的6.9萬億增長至2024年的9.7萬億,連續跨越3個萬億級關口。
然而,2024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GDP數據中,成都市、重慶主城都市區兩大核極GDP占比超55.7%,呈現出區域發展兩頭重、中間輕的情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想要開創新局面,成渝中部崛起是必答題。2023年3月,重慶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印發了《推動川南渝西地區融合發展總體方案》,布局成渝中部崛起。
對于重慶而言,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重慶市“重倉”渝西地區要從2023年開始說起。
2023年5月,袁家軍前往江津區、永川區調研并主持召開渝西地區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先行區工作座談會,明確提出把渝西地區打造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先行區、現代化城市群協同發展樣板區、現代化新重慶建設新的增長極。
2023年6月12日,重慶市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領導小組會議強調,渝西地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是支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走深走實的戰略抓手。
在高位開局之后,渝西地區的建設與發展邁上新臺階。在5月14日的座談會上,重慶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以及渝西八區主要負責同志作了發言。袁家軍提出新要求,市長胡衡華出席會議。
第一,交通是先導。
成渝中部地區交通基礎設施短板,一度是制約成渝城市群崛起的一大掣肘。隨著對內對外開放布局和發展,渝西地區處在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成渝)、長江黃金水道交匯區域,交通區位優勢日趨明顯。
當前,渝西地區大力推進交通樞紐建設。例如,渝西的璧山機場,旨在打造輻射西部、服務全國、鏈接全球的交通樞紐、物流樞紐、產業鏈樞紐,2030年左右建成投用,實現“市內雙樞紐協同、成渝四大機場聯動”機場發展新格局。
袁家軍這次調研中,前往嘉陵江利澤航運樞紐,這是國家“十四五”規劃重點建設工程。袁家軍考察樞紐運行情況,強調要健全建管運機制,增強集疏運能力。
他還指出,放大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長江黃金水道等優勢,加快構建現代化多式聯運集疏運體系。
第二,產業是關鍵。
重慶市制造業基礎好,是重慶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源。“重慶的制造業有自身的結構特點、有相應的優勢。”習近平總書記去年考察重慶時指出,要著力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渝西地區產業基礎扎實、承載空間廣闊,是全市新型工業化的“主戰場”。在《重慶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中,渝西地區被賦予“提升產業承接能力,保障科技創新空間需求”的重任。
此前,重慶發布《重慶市先進制造業發展“渝西跨越計劃”(2023—2027年)》, 打造先進制造業發展的新高地。
袁家軍在這次調研中前往潼南汽車后市場產教融合基地,聽取基地建設情況匯報,實地考察實訓室,同正在開展實操訓練的師生交流。他要求,著力打通制約汽車后市場發展的痛點堵點。
在座談會上,袁家軍指出,要構筑一體化現代產業新高地,加力實施先進制造業發展“渝西跨越計劃”,加快建設成渝中部科創走廊,提升產業集群化、協同化發展水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