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深入展現徐匯區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生動實踐,徐匯區融媒體中心聯合區委組織部、各街道(鎮),特別推出“向新而生匯心前行——我在街區當書記”系列報道。通過街區書記的視角,記錄他們在基層治理中的創新舉措、為民服務的點滴故事,展現黨建引領下社區治理的豐碩成果。
地處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面積2.68平方公里的徐匯區天平街道,集聚著140多家咖啡館,是上海市內咖啡館密度最高的街道之一。2024年4月,已建立全國首家咖啡行業聯合工會的天平街道,又創新成立了咖啡行業黨支部。咖啡行業黨支部書記李彬彬以黨建為引領,將咖啡行業的商業活力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在氤氳咖啡香中書寫獨特黨建故事。
信仰為舵,讓“政治引領建設”領航“行業新程”
李彬彬將政治建設作為支部工作的核心,創新打造沉浸式學習場景。“行走中的黨課”帶領黨員穿梭歷史建筑,在咖啡香與文化底蘊交融中感悟初心;電影黨課、油畫黨課通過藝術創作傳遞紅色精神,讓理論學習更具感染力。圍繞“‘啡’常呵護,服務零距離”實事項目,支部黨員在酷暑為戶外工作者送上綠豆湯和防暑用品,寒冬為環衛工人熬制紅棗銀耳羹。
“我們希望通過多樣化學習,讓黨的理論真正融入咖啡行業的日常。”李彬彬介紹說,支部還定期開展專題組織生活會,通過民主評議強化黨員責任意識,推動黨建工作與行業發展同頻共振。
支部黨員給快遞小哥送清涼(右二為李彬彬)
服務所需,讓“關心對象”成為“治理力量”
依托“一建三公”(基層黨建、公共服務、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居民區、黨建指導員、紅蘊街長等多元力量,建立包聯清單,重點關注單條路段分布十余家咖啡店的永康路、衡山路、襄陽南路等路段,李彬彬帶領支部深入踐行“五個一”工作法:主動報說一說、常態走問一問、機制聯通一通、數據跑對一對、馬上辦催一催。
“我們和城建中心一同走訪了天平路上的likelikeslike coffee悟同咖啡時,發現這家店門口有個綠植環繞的庭院,于是主動提出可以給出關于綠植養護指導方面的建議。”李彬彬表示,根據衡復風貌區的特點,按季節變換來豐富裝飾店門前的綠植,既提升了門店形象,又適配了周邊環境。李彬彬了解到主理人的主業是醫療信息化領域,想為社區做點事,申請在沿街庭院門口裝一個AED自動體外除顫儀,方便附近居民和路人取用。在征詢了相關部門后,成功安裝了AED,還招募到專業人員來咖啡店免費開展了相關急救培訓。
之后咖啡行業黨支部和工會發起成立門責自律組織,咖啡店主理人又第一個積極響應,在管理好自家門前環境衛生的同時,還言傳身教帶動周邊沿街商鋪“鄰居”一起做好門責工作。近期還積極認領了社區居民的“微心愿”,給素未謀面的男孩精心挑選書包和各種實用文具,將愛心在社區傳遞。
咖啡行業黨支部書記宣傳垃圾分類,發動咖啡店加入門責自律組織
LikelikesLike咖啡店主理人認領社區居民微心愿
黨群聚力,讓“組織優勢”化為“發展動能”
除了黨支部書記,李彬彬還有著多重的身份:咖啡行業工會主席、團委負責人、婦聯副主席等,這些多重身份的多重疊加,也讓李彬彬能夠更好地運用各類群團資源,賦能咖啡行業發展。
工會通過“黨群服務包”、中醫理療等服務關愛從業者健康;團委聯合“優大生”項目建立青年信息庫,為行業儲備人才;婦聯則將咖啡文化與女性關懷結合,開展咖啡渣手工皂制作等環保活動。
在產業發展方面,支部組織從業者參觀進博會,拓寬咖啡豆供應鏈渠道,學習國際先進經驗;發動商戶參加上海國際咖啡美酒美食節,助力品牌推廣。針對經營痛點,聯合多部門為商戶提供政策指導,推動“白咖夜酒”等新業態發展。在李彬彬幫助下,Q BOX咖啡店推出“放學別走”特別行動,激活課外經濟;毛姆禮帽咖啡店轉型成功,成為青年社群聚集地。
咖啡渣社區可持續循環計劃
天平街道轄區內精品咖啡店在HOTELEX上海國際咖啡美酒美食節參展設攤
QBOX年輕主理人參加天平街道創業沙龍活動
據悉,天平街道咖啡店數量從去年135家增至近150家。李彬彬表示,未來將繼續以黨建為引領,整合各方資源,打造“最美咖啡街區”,讓咖啡香與黨建紅交相輝映,為咖啡從業人員提供共商共議、共享資源的平臺,促進咖啡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