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悉,日前,中共云南省委辦公廳、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云南省推進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促進健康縣城建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并啟動實施。
實施方案繼續實施“飲凈水、控噪聲、防近視、護老人、食安康、強體魄、約家醫”第三輪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由1個總方案、7個子方案和38項具體的目標任務表構成,主要聚焦環境危害因素治理、“一老一小”健康、食品安全、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管理等內容。
記者了解到,控噪聲是第三輪(2025—2027年)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中的一項。從2020年以來,云南省開始在全國創新實施兩輪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在全國率先全域打造健康縣城,推動愛國衛生運動從環境衛生治理向全面社會健康管理轉變。噪聲污染防治延續前兩輪治理成果,通過堅持分類治理,持續深化噪聲污染防控。
工業企業噪聲:將噪聲排放納入排污許可管理,2023年起要求企業申報噪聲數據并開展自行監測,同步推廣吸聲、隔聲等技術改造。建筑施工噪聲:推行“低噪工藝+夜間審批制”,要求施工方制定降噪方案,優化運輸路線與作業時段。交通運輸噪聲:在公路規劃中預留防護距離,推廣聲屏障、生態隔離帶等工程措施,公安機關持續打擊“飆車炸街”違法行為。社會生活噪聲:將噪聲管控寫入《云南省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明確廣場舞活動區域、時段及音量標準,對高噪聲設備實施封閉管理。
發布會現場通過公布的數據給出了上兩輪噪聲污染防治的成效:云南省已建成覆蓋129個縣(市、區)的聲環境監測網絡,布設18327個監測點位,16個州(市)政府所在地實現功能區自動監測全覆蓋。2024年監測數據顯示:16個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功能區聲環境質量晝間達標率為98.8%,夜間達標率為94.9%,較2022年分別提高1.9個百分點和3.6個百分點;城市區域聲環境質量晝間加權平均等效聲級值為51.2分貝,較2022年改善0.78%;道路交通聲環境質量晝間平均等效聲級值為64.4分貝,較2022年改善0.46%。全省聲環境質量狀況總體良好,并呈現持續改善態勢。
省生態環境廳將會同省級相關部門,認真落實實施方案,督促指導各州市完善噪聲污染防治管理體系,結合各類噪聲特點,分類管控、綜合施策、突出重點、多措并舉,健全噪聲投訴處置機制。將噪聲污染防治相關執法活動納入執法檢查計劃,嚴格依法查處違法行為;加強噪聲污染防治有關執法部門之間溝通銜接,建立聯合監管機制,強化噪聲投訴處置,提高執法效能。
記者 起朝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