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5月4日,8歲男孩鄒煜樽和家人去“石谷解”爬山,在下山途中離奇失蹤,如今已經12天了,依舊音信全無。
這意味著,鄒煜樽“發生不測”的可能性越來越大,救援隊員也宣布停更視頻,讓網友等待官方公布消息。
救援隊員為什么突然“停更”?鄒煜樽究竟如何了?
艱難的救援
當天,鄒煜樽和父母、兩個哥哥一起去爬“石谷解”,這是一座還沒有開發的“野山”,但很多旅游博主都認為它風景美,適合“親子徒步”。
鄒煜樽雖然年紀小,但他生龍活虎的,下山的時候,他和哥哥一路往下跑,約定在山腳下的小賣部集合,他的父母想著有兩個哥哥一起,應該不礙事,但意外還是發生了。
鄒煜樽失蹤后,父母趕緊報警,還聯系救援隊、消防、志愿者一起行動,參加搜救的超過了400人,警方封鎖了石谷解的出入口,還在網上發了告示,希望網友提供線索。
很快,有網友評論,在下山的時候遇見了這個小男孩,他獨自一人,臉色慘白,滿頭大汗,隨后消失在了山林之中,距離家長所說的小賣部只有20分鐘的路程。
救援人員得知消息后,對“石谷解”開展地毯式搜索,無論是茂密的樹林,還是崎嶇的山路,甚至是隱蔽的山谷,都能見到救援人員忙碌的身影。
但石谷解是一座“野山”,樹木高大茂密,陽光幾乎照不進來,視野也不好,原本還指望無人機,但它在密林中根本飛不起來,不是撞上樹枝就是信號中斷。
熱成像儀也因為植被太厚,完全探測不到有用的線索,更糟糕的是,山里的天氣說變就變,一會兒大霧彌漫,一會兒又下起小雨,原本就困難的搜尋難上加難。
救援隊還帶了多只搜救犬,他們不分晝夜,不放過一個角落,即使疲憊,也只是短暫休息就繼續工作,但因為山路崎嶇,皮膚被荊棘劃傷,腳掌傷口潰爛,無奈撤退。
救援隊員停更的原因
在這場救援中,有個叫阿森的救援隊員成了焦點,他是個非常專業的“救援老兵”,有5萬粉絲,尋找鄒煜樽的行動中,他把救援的情況拍了下來發到了網上,帶著網友走進了搜救現場。
剛開始,阿森的賬號底下全是暖心話,人看見救援人員非常疲憊,心疼他們,為他們加油打氣,提供可能有用的線索,可不知從哪天起,評論區逐漸變了味。
先是冒出幾個“福爾摩斯”,毫無根據地聲稱:在某個地方看到了孩子的蹤跡,或者是信誓旦旦地猜測,孩子肯定去某個地方了,說許多空話。
還有一些人,站在所謂的“上帝視角”,對搜救隊伍指指點點,指責他們的搜救方式不對,更讓人寒心的是,有人質疑阿森的目的不純,揣測他是在“蹭熱度”,利用孩子為自己博取流量。
這些惡意的猜測,就像一把刀子,刺痛了阿森和其他救援人員的心,他們不顧危險,日夜奮戰在救援一線,換來的卻是無端的指責、惡意的揣測。
在網絡暴力的攻擊下,阿森決定停止更新,他的原話是:我平時出去救援也有記錄的習慣,大家可以翻一下以前的視頻,為了避免有人說我蹭流量,接下來就不更新了。
他還希望大家理性看待這件事,耐心等待官方的公布,不要以訛傳訛,他原本是想讓大家不要再被不實的消息誤導,但沒想到,這卻又引發了網友的猜測。
有人說:他停更肯定有不為人知的秘密,是被“上面”封口了,也有人猜測孩子已經找到了、已經遭遇不幸了,這些猜測憑空捏造,沒有一點證據。
這讓人想起2021年鄭州暴雨時,那些造謠“鄭州海洋館鯊魚跑出來”的鬧劇,每次災難面前,總有人把別人的苦難當戲看,舉著手機屏幕當放大鏡,非要找出點“內幕”才過癮。
網友除了質疑阿森,也質疑其他的救援人員!
無端猜測與質疑
如今,我國的科技非常發達,很多人理所當然地認為,在山上找到一個人應該不是難事,畢竟現在有無人機、熱成像儀、衛星定位這些高科技。
可現實卻狠狠打了人們的耳光,距離鄒煜樽失蹤已經12天了,他就像憑空消失了一樣,怎么都找不到,這讓許多人難以理解,紛紛質疑:現在科技這么先進,怎么就找不著一個人?
還有人猜測是不是救援人員工作不到位,有沒有遺漏關鍵線索?
這些話聽起來似乎有道理,但他們卻只是從科技的角度出發,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自然環境的復雜性和不可預測性,很多地方山高林密、地形險峻,別說人了,就是設備也有“死角”。
關于鄒煜樽的下落,網絡上的猜測更是五花八門,有人認為孩子年紀小,體力有限,不可能跑太遠,怎么會突然就沒了蹤影?
于是,有人懷疑他可能掉進了深坑或者山谷里,因為事發突然,根本來不及呼救,也有人覺得情況太過蹊蹺,懷疑是被人帶走了,很有可能是遇到了人販子盯上了他,把他藏了起來。
當然,也有一些相對樂觀的猜測,有人認為孩子已經離開了“石谷解”,被周圍的好心人收留了,村民將他帶回了家,只是還沒有來得及與外界聯系。
這個想法雖然安慰人,但也掩不住人們內心的不安:孩子到底安不安全,有沒有受到傷害?
這場搜救像面照妖鏡,照出了人間百態,有人急得睡不著覺,自發組織進山幫忙,有人卻躲在屏幕后面,鍵盤敲得震天響,科技再發達,也測不出人心的溫度,設備再先進,也算不準人性的復雜。
那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網友,與其在網上指手畫腳,不如想想自己能做點什么實在事,捐款捐物也好,轉發消息也罷,哪怕只是默默祈禱,也比說風涼話強百倍。
如今,搜救人員還沒有放棄,雖然希望越來越小,但仍然有生還的可能,如果鄒煜樽被困在山上,有溪水、野果暫時可以充饑,但他畢竟只是一個8歲的孩子,生存常識很少。
如果搜救人員再找不到他,很可能會把這件事讓警方主管。
結語
雖然孩子還沒找到,與其在網絡上胡亂猜測,不如相信救援隊,他們需要的不是冷嘲熱諷,而是社會的關心和理解,最后,希望鄒煜樽可以早日平安歸來!
信息源:走失已超十天!莆田8歲男童仍無下落,當地:同行男孩已送回家上學,村委會派人協助搜救 魯網 2025-05-15
信息源:走失已超十天!莆田8歲男童仍無下落,當地:同行男孩已送回家上學,村委會派人協助搜救 魯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