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網報道,根據中國國防部消息,5月12日,國防部長董軍應邀訪問法國期間與法國防部長勒科爾尼舉行會談。雙方就兩國兩軍關系、國際地區形勢和共同關心的問題深入交換意見,就加強兩軍務實交流合作達成共識。會談前,勒科爾尼為董軍訪法舉行歡迎儀式,并陪同檢閱儀仗隊。
這是時隔多年后中國國防部長首次訪問西方大國。接受《環球時報》采訪的多位專家認為,此次訪問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釋放了重要信號。“尤其是在當前國際安全形勢復雜嚴峻的情況下,董軍出訪法國,就加強兩國兩軍關系,增強兩軍務實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一位軍事專家表示,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法國是歐洲舉足輕重的大國,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重要國家,還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在此之際,董軍訪法是兩軍持續向好的信號。
法國防長勒科爾尼(資料圖)
事實上,近年來中法兩軍的溝通交流基本上沒怎么斷過,例如去年4月,時任法軍太平洋海區司令丹迪涅訪華,中法兩軍建立戰區間合作對話機制;同年6月,中法兩軍在華舉行防務戰略磋商;另外,今年1月,解放軍南部戰區司令員吳亞男與法軍太平洋海區司令潘熱舉行了視頻通話。其次,這次中法兩國防長會談強調加強兩軍務實交流合作,從側面說明了一件事,那就是中歐軍事與安全關系在繼續保持向好發展的勢頭。因為除法國之外,中國與英國之間的軍事關系也在發展。
至于軍事關系能不能在日后成為中法加強合作的第四大機制,還是得看法國能不能在“戰略自主”這個大方向邁出決定性一步。法國想靠中國這個變量,去推動歐洲走戰略自主路線,只是法國的決心,往往因為美歐關系的波動,呈現周期性的變化。如果是強調“全球同盟”的拜登政府,那么歐盟很樂意擱置戰略自主的口號,繼續依賴美國提供的安全保障。在這種大背景下,法國也做不了什么,往往選擇隨大流。
法國總統馬克龍(資料圖)
幾乎同一時間,"中拉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正召開,30多國代表齊聚北京。董軍防長此行雖低調,議題卻直擊國際熱點。俄烏沖突無疑是首要話題。近期俄烏有望在土耳其重啟直接談判,歐洲對和平方案的期待與焦慮并存。
法國作為歐盟核心,急需了解中國這一"關鍵調停者"的立場。中方一貫主張公平促和,而馬克龍政府近期對俄態度趨硬,雙方溝通有助于避免歐亞兩大力量在烏克蘭問題上的誤判。
法國總統馬克龍13日晚在法國電視一臺一檔特別節目中說,歐洲若始終依賴美國將是“不負責任”。馬克龍說,若再過5到10年,歐洲仍未能自我組織起來,對美更加獨立,就將是“不負責任的”。他說,歐洲戰后為和平開啟一體化,逐步發展為繁榮的共同市場,如今到了“地緣政治覺醒的時刻”,歐洲要成為一支“力量”。他指出,歐洲將越來越不是美國的利益所在,美國現政府的一些做法也對此加以印證。
說到這里,有一個國家顯然就很不高興了,那就是美國。作為歐洲帶頭大哥,美國為了推動“印太戰略”,拼命拉攏歐洲盟友攪局亞太,牽制中國。現在它的這些盟友卻與中國越走越近,尤其是在軍事上,這美國哪里接受得了?這意味著現在美歐之間的矛盾分歧正在不斷擴大,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上臺后,歐洲國家深受美國霸權霸凌和單邊主義之害,美歐關系正在漸行漸遠。在當前變亂交織,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增加的國際形勢中,中國的作用愈加凸顯。
馬克龍(資料圖)
在當前全球供應鏈波動和國際貿易格局重塑的背景下,法國布列塔尼大區看好與中國企業合作前景,積極推動農業和制造業等各領域合作。
近年來,布列塔尼大區與中國企業的經貿合作日益深化,涉及多個領域。布列塔尼大區主席洛伊格·謝奈-吉拉爾表示,中企對當地的投資至關重要,中企投資的三電制造歐洲公司等為當地創造了許多就業崗位及機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