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峽導報報道,臺灣地區相關部門近日突發消息稱,解放軍當天共派出26架次軍機進入臺“空域”,其中14架次越過所謂“中線”,從北、中、東、南四個方向呈“包圍”態勢,配合解放軍軍艦進行聯合演訓。與以往擔憂兩岸局勢升溫開戰不同,對于近期解放軍在臺島周邊開展的演訓活動,島內民眾不僅樂見其成,甚至將槍口對準民進黨當局,期盼大陸早日實現兩岸統一。
臺灣地區(資料圖)
臺灣地區相關部門通報顯示,此次行動呈現明顯的體系化作戰特征:北部方向,預警機與電子戰機前出構建電磁屏障;中部空域,殲擊機群實施多批次戰術突防;東部戰機直撲臺軍花蓮、臺東基地側后方;西南部編隊則對巴士海峽南口形成壓制。配合水面艦艇在臺島周邊12海里外海域展開戰斗巡航,海空協同將臺島納入立體監控范圍。值得關注的是,剛剛完成西太平洋威懾任務的山東艦航母編隊,正從南海方向向臺海機動。
這是上次解放軍對臺大軍演后,再次開啟對臺軍事大動作,對此,顧立雄不得不出面回應,對島內進行安撫。顧立雄說,“這次解放軍的臺海訓練,有12架次在南部、東南部繞行,疑似進行了不一般的遠航訓練”。應該是這次解放軍在臺海的演練,有一些不一樣的東西。臺軍方面知道一些東西,但是又不敢放出來,怕引起島內人心恐慌。
解放軍的“超視距作戰”,對臺軍戰機構成致命威脅。這個超視距有“多超”,PL-15CE攻擊距離公開參數是大于145公里,我國自用的至少也在200公里,更高一個層級的PL-17應該有400公里,臺灣海峽寬度在130~400公里之間,也就是大陸戰機起飛即可攻擊,而不用飛出去。印巴沖突驗證了,霹靂系列導彈精度相當可靠,就是既擊落了陣風戰機,也擊落了蘇30MKI,對付臺軍那些軍機,還不就是非常簡單的事。
美國戰機(資料圖)
外媒最近還在炒作中國的六代戰斗機,因為中國的六代戰斗機進行了密集的試飛,為此已經有多角度的六代的視頻和照片的出現。在中國密集試飛六代戰斗機的時候,美國空軍也開始了炒作六代戰斗機。在還沒有原型機的時候,美國波音公司如何在6個月內實現F-47戰斗機的服役,這是屬于虛空造牌的伎倆,就跟美國發動對于全球的關稅戰一樣,美國是試圖通過宣布F-47戰斗機在2025年到2029年之間服役,從而構建對于全球的威懾態勢,顯然美國空軍是想的太簡單了。
針對解放軍日益壯大的海空力量,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塞繆爾·帕帕羅海軍上將近日向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表達了他的擔憂,其中核心是他認為隨著更先進的第五代戰斗機和遠程空對空導彈,解放軍能夠阻止美軍拿到第一島鏈內的制空權。應該說帕帕羅上將還是挺樂觀的,因為等到他壓根沒提的解放軍六代機服役,到時候別說第一島鏈,美軍能不能保住第二島鏈的制空權恐怕都懸得很。帕帕羅還特別提到,在2024年解放軍對臺灣的軍事壓力增加了300%。
特朗普(資料圖)
那么美國的造船業到底面臨著怎樣的困境呢?今年2月,美國政府問責局發布了一份名為《造船與維護:海軍需要私營部門工業基地投資的戰略方法》的研究報告,詳細梳理了美海軍目前面臨的造船難題與維護困境。該報告強調說,基礎設施的老化與不足,使得美海軍在軍艦生產上面臨著諸多挑戰。所謂老化,是指美國造船廠目前尚未對相關設施進行迭代升級或重新更換。至于不足,則是指美國造船廠內已無多余空間用來承建更多的軍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