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佩妮第五次入圍歌后”“李榮浩又雙叒叕來了”“方大同遺作橫掃評審團獎”......
第36屆金曲獎毫無意外沖上了熱搜。
不少網友看完提名名單,紛紛直呼:華語樂壇真的沒人了嗎?
乍一看,提名既有“三封歌后”的蔡健雅,也有“六戰金曲”的戴佩妮,還有“黑馬新人”林家謙,似乎陣容尚可。
可對比過去十年金曲獎的輝煌歷史,這份名單顯得十分地蒼白。
01、提名名單
當第36屆金曲獎提名名單正式揭曉,不少網友看完提名名單后,直接傻眼。
蔡健雅、戴佩妮、魏如萱輪流坐莊,李榮浩、蕭煌奇重復刷臉,這簡直像一場“老友聚會”。
蔡健雅此次以專輯《不夠善良的我們:戲劇音樂設計專輯》入圍。
這張專輯區別于以往《紅色高跟鞋》的都市浪漫,此次她與戲劇導演跨界合作,將人性的復雜與矛盾融入音樂。
戴佩妮此次憑借概念專輯《雙生火焰 TWIN FLAME》第六度入圍歌后。
陳忻玥以專輯《V》首次入圍金曲獎,這張耗時四年打磨的作品堪稱她的“重生之作”。
專輯收錄22首歌曲,涵蓋流行、搖滾、R&B 等多元風格。
魏如萱憑借實驗專輯《珍珠刑》第六度入圍歌后,這張融合電子、爵士、古典。
Karencici 此次以單曲《Made For You》入圍。
這位來自TEAM WANG廠牌的新人歌手,憑借慵懶的聲線和國際化的音樂風格備受關注。
單看這份名單新人里除了Karencici和陳忻玥,剩下的依舊是熟面孔。
蔡健雅、戴佩妮、魏如萱這些名字,幾乎每年都在提名名單上打轉。
不曾想男歌手這邊更夸張。
柏霖 PoLin 以專輯《允許萬物破碎》入圍。
蕭煌奇憑借專輯《沒事的》第五次入圍金曲獎,這張融合 Funk、Disco、流行搖滾的作品。
林家謙以專輯《隱形色》入圍,這張將粵語作品改編為國語的專輯,被視為他進軍華語市場的“試金石”。
呂士軒以專輯《好生豪氣》入圍,這張專輯融合了臺語說唱、電子音樂和傳統樂器。
李榮浩以專輯《黑馬》入圍,這張耗時半年、以單曲形式陸續發布的作品,延續了他的創作理念。
李榮浩、林家謙連續多年入圍,柏霖 PoLin、蕭煌奇等雖然帶著新作品出現,但整個名單看下來,華語樂壇的 “老本” 似乎快被啃光了。
這種新老交替的乏力感,在與過往金曲獎的對比中顯得尤為刺眼。
02、對比往屆
讓我們把時間線拉長,看看近十幾年金曲獎的變化。
回看2012年第23屆金曲獎,周杰倫、林宥嘉、陳奕迅爭奪歌王。
張惠妹、孫燕姿、A-Li角逐歌后,五月天七項提名引爆期待。
15年,周杰倫憑借《哎呦,不錯哦》入圍最佳專輯,莫文蔚、張惠妹爭奪歌后。
20年,鄧紫棋、梁靜茹、魏如萱競爭激烈,吳青峰、周華健爭奪最佳男歌手。
但從23年開始,情況似乎急轉直下。
24年的最佳新人獎得主是洪佩瑜,其作品是《明室》。
到了今年,整個最佳男女歌手入圍名單中,新人僅占兩席Karencici 和柏霖 PoLin。
Karencici雖然在 2025 年與 pH-1 合作推出單曲《GOSHA》,并與 ?ZI 在香港的音樂會上同臺演出。
但作為新人,她的作品數量和影響力顯然還不足以支撐 “歌后”的頭銜。
柏霖PoLin雖然憑借《允許萬物破碎》入圍,但他的音樂風格偏向小眾,市場認知度有限。
反觀蔡健雅、魏如萱等老將,他們的作品雖然依然保持著高水準,可連續多年入圍甚至獲獎,難免讓人產生審美疲勞。
金曲獎的評審機制向來飽受爭議。
2021年田馥甄爆冷擊敗萬芳奪歌后時,評審團解釋稱“鼓勵流行性”,卻犧牲了藝術性。
再比如今年方大同遺作《夢想家》直接入圍最佳華語專輯獎項,理由是“用生命燃燒創作”,但專輯中《才二十三》等歌曲被指旋律陳舊,更像是“情懷加分”。
更令人費解的是,落日飛車與韓國樂團HYUKOH合作的《AAA》入圍七項大獎,被質疑“國際化包裝勝過音樂本質”。
反觀2023年告五人、草東沒有派對等獨立樂團的崛起,今年的提名反倒顯得保守。
華語樂壇的深層危機,在金曲獎的提名名單中暴露無遺。
03、華語樂壇困境
近年來,流量明星憑借粉絲經濟占據了各大音樂平臺的榜單,而真正有實力的音樂人卻舉步維艱。
翻看音樂榜單的前幾名,無一不是流量明星,什么“時代少年團、易烊千璽、肖戰”。
看著排名很靠前,實則他們的歌甚至都只有粉絲聽,也全靠粉絲打投。
據業內人士分析,華語樂壇實體唱片銷量自2015年后斷崖式下跌。
周杰倫、蔡依林等天王天后從“一年一專”變成“三年一專”,靠巡演維持收入。
就拿此次的《歌手2025》來說,面對請不來歌手的爭議,制片人直言:
“大家在網上討論的歌手能請的都請過了,臺上這八位和未來會來的,是現在樂壇中能請到,能唱現場的,夠膽來的,最好的陣容。”
《歌手》全開麥,全球直播的形式,讓不少歌手望而卻步。
不是說不給新人機會,可音樂好不好一聽就知道。
一些新生代歌手為迎合短視頻平臺,大量生產“15秒爆款”的口水歌。
最近在各大平臺爆火的《跳樓機》,毫無邏輯、歌詞直白,竟也能火的一塌糊涂。
據說已經為歌手帶來了超過千萬的收入。
再者說如今的金曲獎,既無法吸引流量,又難以扶持獨立音樂人,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
從提名作品來看,情歌仍是主流,電子元素跟風堆砌,中國風淪為“古風歌詞+五聲音階”的套路。
從陳珊妮到草東沒有派對,獨立音樂始終是金曲獎的亮點。
若能擴大評審團多樣性,引入更多跨界評委(如影視、文學界),或許能打破“同溫層評選”的僵局。
結語
25年金曲獎的提名名單,讓我們看到了華語樂壇的危機。
新人斷層、原創凋零、評審保守……但這并不意味著華語樂壇已經 “完了”。
只要我們愿意給新人機會,支持真正有實力的音樂人,華語樂壇依然有機會重現輝煌。
部分參考資料:
金曲獎官方|第36屆金曲獎 主視覺公開.2025
Vogue Taiwan金曲獎|金曲36完整入圍名單一覽!魏如萱、蔡健雅、戴佩妮競爭歌后;蕭煌奇、李榮浩爭歌王.2025
大江網|第36屆金曲獎入圍名單公布,歌手方大同獲四項提名.202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