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權益基金領域一直是博時基金難以言說的短板,其長期業績表現堪稱慘淡。
Wind 數據顯示,博時基金旗下131只主動權益基金中,58只處于虧損狀態,更有29只基金虧損幅度超過20%。
在虧損嚴重的基金里,博時創新驅動 A頗具代表性。這只成立于2018年1月26日的靈活配置型基金,截至目前累計虧損幅度已達35.68%。
從自然年度來看,博時創新驅動A已經連續4年虧損并排名倒數,2020年雖然實現正收益,但由于大幅度跑輸了同類基金,同樣排名倒數位置。
1、 首任基金經理“保守”跑輸牛市
博時創新驅動的首任基金經理為韓茂華,其任期(2018年1月26日 - 2021年1月29日)收益率為41.79%。在2019年和2020年的牛市行情下,這樣的業績難言出色。
平庸的業績可能很大程度歸咎于韓茂華較為保守的資產配置。據Wind數據顯示,同期股票占凈比基本在70%左右,在牛市的主升浪2020年,該基金甚至有3個季度股票占凈比只在50%左右。
2021年,韓茂華 “奔私”,與南方基金原基金經理蔡望鵬共同備案成立 “海南海鸚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開啟創業之路。
2、 齊寧接棒后業績加速下滑
韓茂華離職后,博時創新驅動交由毫無管理經驗的齊寧管理。截至目前,齊寧管理博時創新驅動 A 長達4年106天,期間基金虧損幅度高達54.76%。
在過去4個自然年度,齊寧管理的基金未實現任何一年盈利,即便在2024年滬深300指數大漲14% 的背景下,該基金仍虧損14.43%。今年以來,博時創新驅動 A 繼續虧損7.13%,在同類產品中排名持續靠后,虧損記錄仍在延續。
齊寧投資操作遭質疑:散戶化策略致業績崩盤
相較于糟糕的業績,齊寧的投資操作更顯混亂,毫無專業章法可言,追漲殺跌、頻繁換股等散戶化特征明顯,完全背離長期投資與價值投資理念。
1、 頻繁更換重倉股,換手率逐年提高
齊寧對重倉股的更換頻率令人咋舌。從季度持倉數據看,其接管博時創新驅動 A 的頭兩個季度,便連續對重倉股進行調整。在其管理的四年時間里,能連續兩個季度重倉的股票寥寥無幾。
除了重倉股的頻繁更迭之外,換手率也是一個大槽點。據天天基金網數據,博時創新驅動A在2021-2024年的換手率分別是443%、650%、873%和998%,呈現逐年遞增的狀態。
2、 追漲殺跌,多只股票買在歷史高點
齊寧頻繁交易的背后,是其 “追漲殺跌” 的交易習慣,這使其多次在歷史高點建倉。簡單復盤,典型案例包括但不限于:
2021年1季度建倉三一重工、中國中免;
2021年2季度買入立訊精密;
2021年3季度布局新能源板塊的璞泰來、寧德時代;
2021年4季度加倉天齊鋰業、隆基綠能;
2022年1季度建倉金沃股份;
2022年2季度買入中天科技。
自2023年以來,Ai概念股非常活躍,齊寧也是重倉布局的基金經理之一。
可以看到,2023年的一季度和二季度齊寧重倉配置的股票漲幅喜人,然而兩個季度博時創新驅動的收益率分別是3.41%和-1.14%,第三季度Ai概念回調博時創新驅動隨之爆虧13.54%。
2024年更為典型,齊寧為了捕捉Ai概念將倉位大部分配置在信息技術,他重倉的新易盛、中際旭創、寒武紀、滬電股份和海光信息等,也是多只排名靠前基金的重倉股。
但是冠軍基金們在2024年實現40%+的正收益,而博時創新驅動A卻虧損了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