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戲劇性的談判
大家好,我是公子。
這幾天,俄烏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重啟時隔三年的直接談判。
為什么說是重啟?
因為早在2022年3月,也就是俄烏戰爭剛開始沒多久的時候,俄烏雙方也在伊斯坦布爾展開過多輪談判,但最后不歡而散,沒有談成。
如今雖然提出重啟,但大概率雷聲大雨點小。
“雷聲大”的地方在于,起初,大家都以為這是美俄烏三方最高級別的談判,普京、澤連斯基、特朗普都會出席。
但是在談判開始前1天,普京突然說他不去了,派總統助理、外交部副部長去。
特朗普一看普京不去了,他也不去了,派國務卿魯比奧、美國中東特使威特科夫去。
只有澤連斯基一個人,昨天眼巴巴地親自到了土耳其。
這下,輪到澤連斯基尷尬了。他前幾天已經賭上一國總統的尊嚴,又是呼吁特朗普協助他和普京會談,又是放出“只跟普京親自談判”的狠話,結果“特普”二人都鴿了他。
怎么辦?澤連斯基只能打道回府了唄。
5月15日,他公布了烏克蘭的談判代表團名單,由外交部部長、國防部部長等官員出席,然后他本人就離開土耳其,轉頭飛去了巴爾巴尼亞。換言之,澤連斯基也提前“退場”。
更絕的是,烏克蘭代表團還干脆“遲遲未到場”。原本按普京的提議,5月15日就開始談判,但澤連斯基卻“裝糊涂”,說“不清楚是15日還是16日會談”。
俄羅斯代表團和記者們等了一天都不見到烏方代表團的人,只能將談判推遲到16日,也就是今天舉行。
02三方各自的考量
最新消息是,今天(5月16日),美國、烏克蘭和土耳其先舉行三方會談,然后是俄羅斯、烏克蘭和土耳其進行會談,此外還有消息傳出,有可能再安排美俄烏土的四方會談。
合著連能否直接談判都是個問題,但老實講,這樣的變動也并不出奇。
先不說任何談判通常是官員們率先接觸,而不是一上來就是領導人面對面會談。
更重要的是,這輪談判太過倉促,美俄烏都各自有自己的打算。
先說普京的立場,他會主動提出談判,不是真的想要立馬停戰,只是礙于特朗普的面子。
特朗普對普京停戰的態度不滿,為了維護美俄關系,普京是時候表示下誠意,安撫特朗普的情緒。
不過,普京也會考慮:現在是各方求著自己停戰,那自己能不能“坐地起價”?
尤其是俄烏現在有太多需要爭奪的地方,大概分為四點:
第一,停火順序,俄羅斯要求烏克蘭先保證不會一邊倒向西方,再來談停火的事情;烏克蘭則想停火30天,再邁入談判階段。事實上,普京的顧慮不無道理,若停戰后,西方還把烏克蘭當代理人找普京麻煩,不利于俄羅斯的發展。
第二,領土問題,俄羅斯現在打仗占據上風,肯定不滿足只控制幾個州或一些土地了,更想借此機會,要求烏克蘭承認克里米亞等土地屬于俄羅斯。
第三,安全保障,當初俄烏為啥大戰,就是俄羅斯視烏克蘭為“家門口”,不想烏克蘭加入北約,不想讓西方的槍口隨時對準自己,但澤連斯基想要的就是美歐給自己提供軍事保障。
第四,西方軍援與制裁,俄羅斯要求西方先停止軍援烏克蘭,烏克蘭則要求俄軍先全面撤軍,誰也不各退一步。
那么,為了達成更多目的,普京來了一招“以退為進”——主動提出無條件談判,展現自己的“和平意愿”,但又不直接出面,甚至派的不是正部級官員,凸顯了普京的小心思。
然后我們來看特朗普,他為什么也鴿澤連斯基呢?
特朗普急不可耐地推動俄烏停火,想讓自己有個外交成果不假,但大家也知道,特朗普還是個非常精明的商人,會衡量哪件事情對自己更有“性價比”。
5月15日,正值特朗普訪問中東期間,雖說中東離土耳其很近,特朗普確實可以改變行程,專門去土耳其,但普京后來蓋章不去了,特朗普出席的意義一下子變低。
而且不排除特朗普單方面赴會后,又“自損身價”,又陷入“空手而歸”的境地,進一步被質疑調停水平。
相比之下,特朗普還不如把心思放在中東上,尤其是這次的中東之旅是個重頭戲。
特朗普重回白宮后,將國事訪問的首站定為中東的沙特、卡塔爾和阿聯酋三個石油國家,一方面是想通過拉攏這些國家,強化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維護美國的霸權主義。
另一方面,也是中東愿意拋出“千億訂單”。5月13日,白宮宣布,美國和沙特簽署了史上最大軍售協議,價值高達1420億美元!雖說水分很大,就像特朗普2017年跟沙特簽了1100億美元的大單,實際落地才100億美元,但不管怎樣,特朗普可以借此吹噓自己的政績。
此外,還有一點可以提及,那就是特朗普已經占到了便宜。5月的第一天,美國就找烏克蘭正式簽下了“美烏礦產協議”,雙方各占基金的一半。
特朗普的缺席,變相暴露美國無意為烏克蘭“背書”,只是想要賺取政治利益。
最后,澤連斯基為啥敢甩臉呢?
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有歐盟作為靠山。說起來,澤連斯基不是無緣無故地前往巴爾巴尼亞,而是要去參加歐洲政治共同體領導人會議。可見,美俄的走近,變相推動歐烏的走近。
但有一個問題,歐盟靠得住嗎?
別看歐盟現在對美國、俄羅斯都很強硬,敢在5月15日放出消息稱,如果美歐關稅談判不順利,將對美采取反制,以及在得知普京缺席后,斥責普京派低級別代表團,是想破壞談判。
但歐盟也可能是“虛張聲勢”,就在上周,英國、法國、波蘭和德國的領導人集體訪問基輔,一邊說服澤連斯基進行和平談判,一邊施壓普京,要求普京同意全面、無條件的30天停火,否則將加大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
結果呢?普京根本不為所動,歐盟的經濟制裁也無果而終。那么,歐盟對美俄動真格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
所以,俄烏局勢上,雖然烏克蘭已經上了談判桌,但更多是美俄歐之間的較量,澤連斯基還是沒有“點菜”的權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