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若干措施》出臺,推出12條“實打實”的惠企措施,全面激發市場主體活力。5月12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若干措施》相關細節,及廣東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新舉措、新進展、新成效等有關情況。
《若干措施》從突出培育發展前沿賽道產業、降低制造業和高新技術企業融資成本、建強產業基金體系、大力開發應用場景、提升總部支持能級、支持外資研發中心落戶、落實用地保障、強化環保要素保障、大力招引創新創業人才、加強企業服務、保護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加大投資促進激勵等12個方面做了系統工作部署。
廣東省商務廳廳長 張勁松:
一是突出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對特別重大的產業招引項目,結合產業特點依法依規制定更加精準的支持政策;二是“真金白銀”支持企業降低運營成本;三是進一步加碼外資支持政策,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能級獎勵、外資研發中心落戶獎勵等支持政策;四是突出對企業發展的全生命周期支持,全面推行企業(項目)服務專員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若干措施》明確提出實施制造業和高新技術企業貸款貼息,對符合條件的制造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年度新增銀行貸款,省財政按不超過銀行貸款利率的35%進行貼息,每年貼息貸款總規模最高2000億元,同時明確提出要擴大政府性融資擔保覆蓋面,推動我省每年政府性擔保融資規模超過1000億元。
廣東省委金融辦副主任 童士清:
對自身信用條件達不到銀行貸款門檻的企業,融資擔保可通過增信、分險降低銀行放貸門檻,幫助這類企業獲得銀行授信。
廣東省財政廳副廳長 胡建斌:
預計省財政3年將新增安排資金共約136億元人民幣,其中今年內落實安排資金約45億元人民幣。
作為全國第一經濟大省,廣東擁有龐大的消費市場、完善的產業鏈供應鏈、高素質的勞動人口、優良的營商環境,始終是全球企業投資的首選目的地。截至目前,廣東擁有市場主體超過1900萬家,其中企業超過835萬家,均居全國首位。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二級巡視員 董文忠:
推動各市積極舉辦應用場景供需對接與路演活動,聯合深圳前海、龍崗區等有條件的地方,共建一批應用場景創新中心,在全省營造“政府支持、市場化運作、特色化布局”的應用場景創新生態。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二級巡視員 王功慧:
扎實推進規劃用地“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改革,積極探索用地用林聯動審批,全面推進“拿地即開工”,推行用地規劃許可、工程規劃許可、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證“三證齊發”,實行設計方案、規劃報建、人防、不動產登記多證組合式辦理,最快1天可辦五證,讓企業“少跑、快辦、省心”。
來源 | 廣東臺 陽江新聞
編輯 | 林俏岐
審核 | 梁劍華 梁勝
終審 | 黃劉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